做生涯规划师的这几年,几乎遇到的所有案例都跟选择有关,慢慢地我发现有个很明显的规律: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几乎和他的职业发展高度成正比。背后逻辑也很好理解,职业发展本质上就是正确地做一个个决策。一个人的决策质量高,他就升得快,也意味着思考能力越强,思考能力本身就是越往上越需要的一种能力。
回到生涯决策,生涯的决策都会有4个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第一个部分是自己 。简单说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比如,对自己能力和个性的清晰认知,知道自己的能力长短板和个性倾向,知道驱动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个部分是环境和机遇 。比如家庭因素是否支持自己的决策,社会经济因素对自己的决策是否有利,以及助力或阻力因素有哪些?
第三个部分是教育与职业的资讯 。简单说就是对胜任的知识技术的清晰明了程度。你可以通过看文本资料、参观访问、演讲路演获得这些资料。
第四部分是这个模型的核心,叫做生涯目标 。简单说就是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一个人决策能力强,往往意味着这个人在四个部分的认知能力都很强。对自我认知清楚,对环境因素分析到位,对需要的知识能通过渠道获得,对自己下一步的生涯目标非常清晰。根据这样的决策三角做出来的决定,每一步都更加指向自己的生涯目标。
那是什么在阻碍这个决策呢?是很多错误的心智模式。
一、逃避模式
我去大学做讲座的时候很多大学生经常会问到的问题是:
老师你说要不要考研?
我常常都会调侃地说,“你是考上研究生就死吗?”
学生就会很委屈地说,“不啊,我肯定要读完书啊。”
我接着问,“那就是研究生毕业那天死?”
学生就彻底崩溃了,“不,肯定得活啊。”
“好,那你怎么活?”
“得去找个工作。”
“什么工作?”
“没想过,不知道。”
所以要不要考研的本质其实是你未来的工作需不需要研究生学历,至少应该是你先想明白未来要去做什么,现在为未来的工作做学历的准备吧。但是如果没有仔细想过未来的职业,考研往往就成为了逃避就业的手段。
所以你看,很多人决策的最大问题是,决策不是为了实现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只是用新鲜感摆脱眼前暂时的困难,最后往往让自己掉入更大的坑。
二、随便模式
讲到决策,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都是很重大的人生决策。但其实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做决策,中午吃什么?今天要不要加班?晚上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回家?要不要点开这篇文章……决策几乎无处不在。
有时候并不见得要在重大事件上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在这些小事上一样显示一个人的决策风格。有一类人特征非常明显,第一,“随便”几乎是他做所有选择时的口头禅。第二,往往真的“随便”之后,又会因为某些细节不如意而后悔或抱怨。我相信你们每个人周围都有这样的人:
去哪玩?“随便。”
吃什么?“随便。”
打车还是地铁?“随便。”
但是这类人往往又是最难伺候的,出去玩,真到了海边嫌风大,去爬山嫌太累。吃面条嫌热量高,吃米饭又觉得不舒服。打车嫌贵,地铁嫌挤。你真让他选,他还是两手一摊:随便……
其实随便的要求是最难被满足的,因为 “随便”的背后,本质上是对选择标准的不确定,因为只要你有清晰的选择标准,就一定会有清晰的选项偏好,所以,好的决策能力先从不“随便”开始。
三、绝对安全模式
今天你在互联网上买一个理财产品,别人都会告诉你风险。其实任何一个职业选择,也有背后的风险。决策中的很多纠结往往都是希望百分百规避风险,甚至有来询者问我是否可以告诉他每一个努力的终局,并且确保努力就一定能达到?
如果有这个能力,我该去预测未来,不用做咨询了。
按照决策三角模型,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思路:
自己部分: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咨询,我们会花点时间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
自我和环境关系:这部分你做得很充分,唯一可以提升的,是怎么找男朋友。
信息部分:职业发展下一步的知识和技能,有所储备吗?
生涯目标:最重要的,不是要找更舒服的目标,而是找到更好的目标。5年内最好的状况,会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