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的结尾,咱们终于揭示了人体大脑的局域网络,人类计算问题都是通过如此的冲突而来,下面咱们就来仔细模拟一下。
首先我们得到或是产生一个复杂问题。这个问题经过缓存直接来到大脑——众多神经元所在之处。此时每个神经元开始运行。
上期我们说过,神经元之间系统不同,环境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不同,所计算问题根据的数据库也不同。前面的几个因素或许是相同的,毕竟还是同一个人体内,但最后的“数据库”,一定是不能完全相同的。
好比有一个“1+1=?”的问题,大脑中A区域神经元调用的是数学科学方面的数据,得到结果为“2”;
而B区域调用的是图像方面的数据,得到的是倒着的“王”一般的图案;
C区域调用的是小朋友们开的玩笑数据,玩笑中得到的结果是“田”;
D区域神经元采用的却是另一套系统和语言,一向以特立独行闻名,他偏要得到与众不同的新结果,于是他调用了所有数据,经过重新编译算法得到了最新的结果,于是乎他的答案也最慢,最不同。
而我们人类最终会选择什么答案呢?是这些神经元区域之间各自得到的答案,或民主、或竞速、或决斗、或抢帽子发言,一定会得到最终的答案,而这争斗的结果还不尽相同,这就有了人意志的区别。
A区域神经元最擅长的是竞速,于是我们很多时候,看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答案都是“2”。
B区神经元最擅长防御,易守难攻,他们经常比赛比不过其他神经元,人们平时所表达出的也很少是这样“无由来的图案”,但人们在回答问题坐下之后,脑中依然浮现着那不明的图案,这是B神经元的坚守。
C区神经元最懂得利用环境,他们一旦得到了“脑筋急转弯”之类的自然力量帮助,犹如强力附体,将其他结果全部打倒,这是他们从记忆深处获得的对症下药一般,最适合的武器答案。
D区神经元则是大脑局域网最终的武器,当其他答案全部战败,就只有发挥总结了一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用作背水一战,他是全网络的神选之子,是脑内世界的救星。
好了,举了两个例子来和大家解释思想的形成,不知道这三篇是不是在造轮子,因为我觉得目前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同样应该是这样的学习思路,才能使得智能真的“人工”。
曾经看到过有人论证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否是处于由某种存在设定好的,事情发展都有类似”程序“的世界。很遗憾结果是是的,这个世界存在理、存在规律、存在世界的法则,不能说我们的一切是否由“神の程序员”而控制,但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是被“创造”出来的,是有必须要遵从的东西的。
但我们人类却并不是虚幻的存在,我们是真实的存在,或许生物的神经系统就连“那样的存在”也是无法写入规则的东西。我们不应懈怠。
这个专题大概就写到这里,下一期咱们讲讲《五秒之前的世界》,大家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