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之人,并没有想着德行,因为他本身就是德行。
下德之人,每天想着如何变成有德行的人,便是下德之人。
上德之人不会有意去故意表现德,他们举止自然合德,却并不会认为自己有所作为。
下德之人每天想着如何德,刻意的最求德行,把德放在嘴边,无法自心(发自内心)为德。
当然,我并不纠结于“德”而是纠结于整个句子的意思。
如果了解了整个句子所想表达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德”换成其他东西。也是同样是通用的。
这是一个用现代词语说的“定律”吧。
这个定律可以换成很多事情,无非就是把德换成其他的事情。
比如学者
上学不学,是以有学,下学不失学,是以无学。
上学之人不去想如何好好学习而是一直在勤奋的学习,便是一名真正的学者。
下学之人,每天想着如何去好好学习而没有去勤奋的学习与复习,那就不是一名真正爱学习的人。
这句话总的来说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追求者的话,无论追求什么,是由内心而去追求,而不是通过自我的强求或者外部的因素来让你来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真正的追求者,而是自我的强求者,没有对自己目标的爱。
老子也是人,我看到了这些话语有边边角角的棱,而不是一个圆,即使是神人,做出的再伟大的著作或者思想,也是根据自我所处环境所撰写的。无论是思想中的环境还是真实的环境。因此当我们目前的环境和思想环境交与“伟大的思维的人”所处的环境和思维环境相对的改变时,部分的著作和思想便不管用了(比喻一下,如果进化论在老子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确定,那么可以肯定,这个思维惯性肯定会多多少少的影响那些“思考者”的思维方式,更会在其著作中留下很强的印记)。
第一个棱角是“多观察视角和客观视角”
首先我们知道做成一件事情,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前方有一堵墙,你想要过去,那么我们有数不清的方法过去,你可以翻过去,或者把墙拆掉,亦或者绕路而过。(或者一直前进等到身体的全部粒子同时发生量子隧穿效应然后就真正的穿墙而过了。)
如果我们把“想要过墙”,比作学习过程(德行过程中),把“过墙的方法”,比作学习的方法(追求如何成德的方法),那么在这千千万万种方法里,必定会有某些方法更具简单和高效。
如果一心想要盲目的过墙(学习)的话,往往都会采用最笨最盲目的方法,那就是第一人称的费劲力气翻墙而过。
但是如果你在想“我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呢?”
那么你以就会站在原地片刻,以第三人称四处观察,最后发现,这堵墙只有十几米长,只要你想要过这堵墙,那么你只需要多走几步就能绕墙而过。
无论是追求知识,还是追求德行,想要到达某种境界,必须要讲究某些方法,无论是翻墙或者绕墙都是万万中的方法里的一种,一味盲目的去追求德行(学习),连自己所做的是什么都不知一二与大致观念的话,只会像一个一直走在德行道路上的傻子,浑然不知世界之大。
这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其中的一个棱角。
另一个棱角便是“盲目”的后果
如果我作为上德之人,但是如果我按照“上德不德”这个概念成长的话,我本身是没有“德”,这个概念,所以就会造成“自我盲目”的后果,因为我不知德的概念,就无法在第三方视角思考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德(学习方式),即使有时候犯错也会深陷其中,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第一人称观念之中,这显然对进步和自我的成长有着非常不好的结果。
老子也说过,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好坏)两面 1 ,那么不失德,也是具有好的一面,同理不德也有不好的一面。如何合理的控制“不失德”与“不德”之间相对于我们的好与不好,这便是真正的德人,也是真正的学者,必要去追寻那个在不断变化的平衡点。
最后,我认为
如果存在有德之人,不,作为一个上德之人,他应该不仅能上德不德,同时还能下德而不失德,这两个点是在不断地互相平衡,互相补缺的。唯有能看清自己,发现世界,同时还能忘我的追寻自己的目标,才是上德之人。
(我认为我的学习平衡点目前在这个附近。)
上学不学———————————————l————下学不失学
严格的来说,事物并不分阴和阳,而是阴和阳铸成了所有事物,而在单独被拆分的阴或者阳里还有一小片对立者,这就是八卦图(太极或和阴阳鱼)的由来,八卦生万物,而八卦中心是由阴和阳铸成的,而阴或者阳中又有一小片对立者,表明阴或者阳是交融在一起无法分离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使你想办法把他们互相分开,他们各自中依旧有一小片用于平衡的对立之处。 ↩
+++++++++++++++++++++++++++++++++++
阅读更多直接访问
https://thelearner.ink/blog/sikao/about_shangdebude
呃哼哼,有意思,为什么我明明拥有自己的blog还来简书上投递呢?我自认为自己是个“特别之人”,我能控制住自己的对名利追求的欲望,但是我没有,哈哈哈,当我审视自己时,无论我怎么反驳,而事实就是,我追求名利,这一点是绝对的事实,你无法逃避,必须要面对。
因此我违背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的意思。
不如我改成你更能听得懂得:我明明可以一心只创作着我的blog,而不去关心如何在简书上如何获取更大的浏览量,也没有把创作当做成名的工具,因此作为一个追求“上书写者”的人,我并没有做到,因为我有在简书上发布文章的原因,而原因就是追求更多的浏览量,从而获名。
但是毕竟这个句话就有棱角,我认同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无法认同整句话对人生的某个部分理解。
就如同我在我的BLOG中的“关于人类目前的思维模式与思考方式”文章中的观点:
思考过程和最终的结果与答案,是由思考时所获得到的信息决定的。无论这个信息是自己根据环境信息悟出来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因此当我们目前的环境和思想环境交与“伟大的思维的人”所处的环境和思维环境相对的改变时,所接受到信息也会部分改变,因此部分的著作和思想便不管用了
上德有上德的好处,下德有下德的好处,如何互相不断地调节,方是太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