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记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9:56 被阅读12次

按语:发现之前整理的文集《半生行路半箱书》中有6篇文章已经成为仅个人可见,特翻捡补齐,以保持文集之完整性。阅读过此6篇的朋友,请见谅。

簪花记

      2017年唯余最后的两天了。早起,见窗外挥之不去的茫茫一片,恰如这不知不觉中过去的363个日子,想努力看清,回望处却总觉茫茫。其实时间的划分也不过是人类的戏法。时间原本就如窗外的雾霭,是混沌不可分割的。但是人们终究还是在历法中逐渐建立了记载历史和描绘生活的方法,这就让时间成为生活的坐标。所以每到年底,也就出现很多盘点,细数这一年里做过的事,取得的成绩,还有必不可少的对下一年的展望。仿佛下一年都是全新的日月,走过去,自己亦是全新的自己。不知道其他生物如何,人类的有趣处在于相信跨过一个人为设定的界限,就是开天辟地。似乎每一个一月一日的来临,都是一个新纪元。就如同很多人相信,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地位和收入可以改变命运,命运和际遇始终不是同一件事。亘古以来的晨昏永远存在,如同命运;而历法中的年月恰如际遇,是人本身对它的看法让它因之有分别,有界限。从命运看际遇,很多可以忽略不计;从运转那么久的晨昏更替看历法,看我们在意的每一年的开始和结束,就如同用公里的刻度来计量小儿的身高。这样看2017,可能就是沧海一粟。即使以人们不太长的一生来考量,这一年也不过就是几十分之一。这样一个时间感的描述,才能够让我们从对这一年的回望中找出真正需要回溯的点,就是我们是否能在过去的一年里找到对以后的生活真正有影响的人物、事件或者思想。这些人、事、思想,也许只占用了这一年中很小的部分,大部分的时间我们依然专注于自己的routine。但正是这一小部分,才有机会劈开时间混沌的面纱,让我们在2018年来临的时候,不仅仅是跨过一个时间的刻度,而真的有可能来到一个新国度。这样的回望,如同看到潮水退去,拾起美丽的贝壳,也真的是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时刻。以前的院子里有好看的玉簪,平时就是不停地长叶子,那么多姹紫嫣红开遍,它除了叶子还是叶子。可是暑热的时候,它会一下子开放,那白色的花朵恰如凌空出世,形如古时的玉簪。我们的回望,就像欲簪花的仕女,在这些摇曳生姿的花朵里捡择,最后找出画龙点睛的几朵,簪于鬓上,照亮整个妆容。

簪花记

      这第一朵,是关于人和事功的思考。在许多年里,我都相信事功。《活着》中有一个“由一只鸡变成一只鹅,再由一只鹅变成一只羊,最后变成一头牛”的故事。在我一贯的思维里,这个中兴之路比福贵身边的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重要,因为有事功人们才会活得更好。如果这个路径能够成功实现,岂非大家的生活都会变得更好?听起来似乎如此,也许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强劲发展的逻辑也是如此。如果事功是重要的,那么人的感受就没那么重要,其实这也是工业革命中很多文学作品反映过的主题。扭转我这个思维的是在美国的一段生活。“人本”和“事本”有很大的不同。在“事本”的前提下,人的需求和感情是被漠视的,因为你讲个人权利,我讲个人生活,他讲个人感受,那么必然是相对低效能的,事情可能就会被搁置下来。在美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你可能会觉得,整天都在讨论,到底还能不能决定什么事情,还能不能干点儿事了?可是,就是这样,这个漫长的过程是各人表达自己诉求的过程,而每个生存在社会上的人,都有表达的权利,都有满足自己诉求的基本需求。事情是很慢,但是人却是饱满的、活生生的人。就像《活着》,能支撑福贵走下来的,不是那个由一只鸡变成一头牛的理想,是和亲人们相爱相扶持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事功没有人重要,很多方式会被改写。很多在酒席上应酬的人会回到家里的饭桌上;很多父亲会坐下来,跟孩子聊聊身边的人和事,聊聊历史,聊聊家族逸事;很多人会终于明白工作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福贵的那只鸡,或者那只鹅,即便是那头牛,也重要不过自己的亲人。如果人比事功重要,人们终究还是会慢慢探求此生的意义,真正想拥有的东西,会从无限追求物质的泥沼中走出来,去呼吸新鲜空气,学会和自己和平共处,做一个无限贴近自己内心的人,而不是在追求所谓成功的路上狂奔,然后看着撕裂的部分黯然神伤。人和事功的衡量,还不仅如此,我们终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如同尊重自己的意见;看到别人的感情,如同看到自己的。事功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是无限的。向有限处追求,必然会走到有尽头的时刻。小说中的人物有平的(flat),也有圆的(round),在事功的背景下,我们是以一个人在事功中所起的作用评价别人的,每个人都是平的;但在人本的前提下,我们先看到了一个“圆”的人,看到了他的方方面面,然后才看到了事功的可能性。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惜,深度无限,风景亦无限。“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于君绝。”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可能走到的高度和可以到达的深度。一个喜欢你的人对你的成全,超过你在所有事功上的谋划。天有不测,人有成全。大意如此。

簪花记

      这第二朵,真真不错,是关于所谓教育的认知。好友是北大毕业的,她曾经讲过在北大读书的好处,大意是读过就知道没什么,也不用再惦记这回事儿了当然这也有谦虚的部分,但是考虑到她很是表里如一,说的其实是心里话。从孩子上小学开始考虑选择学校,好在国内的选择机会也不是很多,要么进公立,要么上国际学校,那就跟大部分家庭一样,选了公立。没想到上了公立之后,感觉不错,完全没有传说中的痛苦卓绝,还有很多自由的时间和探索的余地,遂成为国内公立教育的拥趸。由于有六年的时间才上中学,所以根本也没有谋划什么升学的事,总觉得六年很远。可是,2017年,女儿小学毕业,也就不得不考虑了小升初的问题。由于当时是在美国,也就完整经历了一遍美国的小升初。这个过程很有趣,波士顿很多私立学校是初高中在一起的,顺便也就了解了一下美高,最近看了看美本的录取。越看越觉得不解:为什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才之路就在名校呢?名校是否提供了人生不可或缺的营养和机遇?这有点像《红楼梦》中所说的“掰谎记”,就是贾母说的,对于当时才子佳人剧的批判。如果回到客观上来,很难去论证毕业于名校一定就是成功的,无论成功怎样定义。反之,也不能说普通院校就没有成功者,亦不管成功如何定义。对一个正常孩子来讲,很多学校提供的基础教育已经够TA去发展自己的认知,持续自己的探索,最终成为有用之才。确实有一些孩子需要特殊教育,美国有相当一部分私校是提供这种特殊教育的,但就大多数孩子而言,很难做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这孩子一定要进某某学校,否则这辈子就完了。别笑,真的有这样的观点,以前就有人认为孩子千辛万苦高中出国了,最后连藤校都没进,或者没考上医学院,这根本就是失败嘛。名校是好的,但是进去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要在非名校里受教育,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成才。如果就名校效用能掰谎,所谓教育的压力也就减轻很多。孩子能接受适合的教育就好。所谓适合,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学校能提供的,另一方面是孩子能发展和接受的。学校能提供的一般比较固化好衡量,孩子的适应性却是无限的,与其在固化的一方殚精竭虑,不如在孩子的适应性上多下功夫。殚精竭虑是可以有,但最好是用在孩子这一端,不要用在学校这一端。最近在看《我的应许之地》,犹太民族多出人才,在欧洲、亚洲都成才,二战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中很多孩子,就在以色列的学校学习,长大后还是一样成名成家。据说我们和犹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很像,但愿我们也真的能像。

簪花记

      如果还要在2017年找一朵花出来,就是忽然觉得自己以前很多事都做错了。在未来的一年,不求自己能做对很多事,只求错误可以少一些。以前有个故事,说一个人的修行,有一个善念就放一个白豆,有一个恶念就放一个黑豆。初时黑豆多、白豆少,慢慢可以持平,白豆多、黑豆少的时候,人已臻于化境。没敢试,怕全是黑豆人向外的路径其实不长,因为能力有限,平台有限,机会有限。间或有长袖善舞者,可以走得远些,可仍然受限。但是向内的路径是没有止境的。很多伟大的小说家,一生居于一隅,甚至像巴菲特这样成功的投资家,也终生不出故乡。可是这些人向内走得很远,也许在触摸人类的极限,所以留下不朽的著作或者业绩,后人只能高山仰止。以向内的这个维度说,自己很惭愧,也许现在还是小学生的水平,甚至还不如小学生的本真和有潜质。2017一整年,似乎是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新的路径没有确立,只是看到了旧路径的不堪和不可成就。真正成功的路永远在窄门的后面,以前走的路太宽了,所以终究是死局。如果路径错了,操作手段不看也罢,手段越好,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远。   

      簪过这样的几朵花,不知道2018会不会有所不同。也许还是在错误的路上狂奔,也许还是犯下很多新的错误,也许还是会迷失在大众的烟尘里,在基点上动摇。谁知道呢?那个静心坐下来想用黑豆白豆修行的人,已经开始虔心修行了,也还是有源源不断的黑豆。没有一蹴而就的路。对于马上要到来的2018,2017恰如明镜,可以时时看一下镜像。谨此,是对2017的告别。

相关文章

  • 簪花记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植物的,感觉植物比人类好打交道多了。看到它们,觉得美。了解了习性,养花就像交朋友,知性...

  • 簪花记

    按语:发现之前整理的文集《半生行路半箱书》中有6篇文章已经成为仅个人可见,特翻捡补齐,以保持文集之完整性。阅读过此...

  • 簪花记:事事如意

    1 秦府上下张灯结彩,远远看去红火一片,到处彰显着嫁女的喜庆。 秦清琅一身红色嫁衣坐在铜镜前,镜中的人像模糊不清,...

  • 簪花

  • 簪花

    海岸边古老雨林 有骨刻文若现若隐 谁唱歌谣惊了黄昏 嘘 我用云做簪花 微醺彩霞 为你梳妆 浪迹天涯

  • 簪花

    听公开课画的作业。

  • 簪花

    我在这丫头身边待了六十二年。从她的十五岁,到七十八岁。 她十五岁那年,她爹买了根绿檀花簪送了她。从那一天开始,我在...

  • 簪花

    DIY油画涂抹完了。白色的花朵在阳光下开得稠密,绿色的春草陪衬着花儿。一个白衣裙的女郎坐在花丛旁边的躺椅上读书,她...

  • 簪花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文/随风思绪,流淌风中被一朵轻柔蓝色撞得神清气爽难道是上苍飘落的精灵只为唤起亘古...

  • 玉簪花开

    玉簪花开 薛宇星 父亲老了, 在我家院子种了好多花。 最喜欢的, 就是那玉簪花开。 玉簪花开, 是父亲的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簪花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j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