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亲密关系--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R·阅读原文片段】
归因是指人们对事情发生的原因(特别是指人为什么要做或者不做某件事请)提出的解释。归因能确定事件的原因,强调某些因素的影响并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很重要,因为大多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通常有很多可能的解释,这些解释的意义相差甚远。我们可以强调个体内部的影响因素(如人格、能力或者努力),或者强调外部的影响因素(如个体所面临的情境或坏境)。
尽管伴侣之间有着深入的了解,仍然会受到强烈的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人们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作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这一现象对亲密关系的启发意义在于:它使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在吵架的时候,如果一方想:“她这样做真令我生气”,另一方可能这样想:“他脾气这么暴躁,真该学学如何控制自己了”。这种偏差相当普遍,几乎人际交往的任何一方对彼此具体的行为表现都有相当程度的共识,但在解释行为的原因时却可能各执一词。更糟糕的是,伴侣双方可能意识不到彼此归因上的这种差异,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另一方会像自己一样看问题。如果伴侣有意识地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就会减少,但很少会完全消失。最保险的策略是在心中这样假定:即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I】请自行完成
【A1】你自己或者你观察到的其他人身上出现过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情况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A2】当以后发生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事件时,我会如何处理?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大多数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归因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理论上,归因可以通过分析内在因素(我们的性格、情绪、心理状态等)和外在因素(外部压力、刺激等)来实现。但实际生活中,当我们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总会说自己是受了外界的影响“这个社会就这样,我又能怎么办呢”;而当让我们去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总是会说是某个人自身的原因“他性格太孤僻了,能怪谁呢?”
这种对自己“宽”,对他人“严”的情况我们称之为——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我们与伴侣的诸多争吵,互相不理解其实都是行动者&观察者效应作用的结果,不幸的消息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消灭这种效应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试图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将该种效应的负作用降到最低。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之前一段恋爱是异地恋,当时自己既要实习又要上学,实习工作也很忙,常常加班,人就很疲劳,跟女朋友视频、聊天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但是还是会保证每天晚上1小时左右的视频时间。每次我觉得差不多该结束了,也该睡觉了,她总是会又挑起一些话题,继续聊下去,把时间又往后拖,常常弄到12点多。想提前结束,她就会说“你不爱我了,就视频这么一会儿你就要去睡觉了,白天不理我,晚上又不理我”,我就跟她吵“我每天上班这么累,你就不能理解理解,别那么作行不行”。行动者&观察者效应体现在,从我的角度看,我觉得自己早上不理她是因为工作太多(自己-外部原因),晚上视频一会儿就差不多了,觉得是她就是“太作,太自私”(对方-内部原因)。而从她的角度来看,因为我白天没有跟她聊很多,晚上当然应该陪她多聊一会儿(自己-外部原因),所以只要我不愿意,她就觉得我一点都不想她,不爱她了(对方-内因原因)。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自己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尝试去理解对方的诉求是什么,尽量找到双方的平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