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生感悟ABC》
历史上那些让人追思仰慕的“牛人”

历史上那些让人追思仰慕的“牛人”

作者: 黑荞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19:14 被阅读214次

    泱泱华夏,数干年文明史,英才辈出,灿若繁星。“大江东去,淘尽,干古风流人物”,追思先贤,往往让人浮想联翩,不胜唏嘘。那些不世英才,成就煌煌功业,堪称当世“牛人”,却又因之而亡,其下场之悲推,亦超过常人。太史公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史烟尘散去,繁华消尽,青史数行,孤坟荒冢,后人凭处,有泪潸然。

    牛人一,法界牛人,商鞅

    商鞅,战国初期卫国人,现在安阳市内黄县人,姬姓,卫氏,王族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公孙鞅,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最大功迹:在秦孝公大力支持下,推行“商鞅变法”,奖耕织、励军功,以法治国,使一个积贫积弱,几乎要被山东列强瓜分的秦国一跃成为虎狼之国,奠定了秦人五百年“大出天下”的梦想基础。位列左庶长,开府执政,封商君,领有商於之地。

    牛状:执法严苛。商鞅这个人,史载“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在那些世袭贵族眼里,简直是个不近人情的怪物,是他们天生的克星。太子犯法,太子傅连坐受刑,德高望重的老王兄赢虔被削了鼻子,从此不出门,日日恨他;太子另一个师傅公孙贾被黥面,也躲在暗处时时想复仇。为诫私斗,商鞅在渭河滩设刑场,一声令下七百多人头落地,渭水尽红。

    下场:孝公死后,惠文王即位,一些贵族乘时而起,诬商君谋反。商鞅逃至魏、郑,被秦军杀死,其尸体又被拉回咸阳五马分尸,享年五十八岁。

    致死原因:功高盖主;触动了保守派贵族根本利益。当然还有一层是孝公中年而薨,失去保驾护航。

    遗产贡献:《商君书》,以法治国理念。

    牛人二,诗界牛人,李太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Ill江油人,生于盛唐富商之家。少而聪慧,有逸才。游历四方,文武兼备,青年时一心要做太平宰相。

    盛名:贺知章称其”谪仙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浪漫主义代表,其诗奇恣纵横,妙想天成,“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被后人尊为“诗仙”。

    牛状:四十一岁被贺知章、玉真公主推荐入长安,被玄宗挽手上殿,坐七宝床,皇帝亲手为之调羹,封“供奉翰林”,赐锦袍。辱高力士,让力士为之脱靴;好酒误事,醉卧长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惨状:与官场格格不入,很快得罪了李林甫、高力士、杨贵妃等皇帝亲信、权贵,玄宗无奈,“赐金放还”,后来流浪江湖,漫游吴越。中间又经历永王李璘谋反一案,流放夜郎。晚年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贫病交加,游长江采石矶,酒醉捉月溺亡,享年六十二岁。

    怀才不遇的原因:生不逢时,又恃才放旷,不肯屈尊权贵。玄宗早不是当年励精图治的青年皇帝,周围充斥着李林甫,杨国忠一帮奸人,李白和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仕途可想而知。

    贡献遗产:“绣口一开,半个盛唐”。《全唐诗》中记录李白诗一干首左右,浪漫主义诗风,光照千古。

    牛人三,皇亲国戚,将相一身,寇准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陕西渭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杰”。寇准系出名门,标准的官二代。其远祖为西周时司寇,其父为后晋状元,封国公。寇准也是天才儿童,十八岁考中进士,年少富贵,生活奢侈。后来前妻死后又娶了赵匡胤宋皇后之妹,做过参知政事,又当过枢密使,无怪乎他自己作词自夸:“位极人臣功济业,芬芳天下歌桃李”,人家寇准生来不凡,从不需谦虚。

    牛状:寇准简直是刚直派的大师兄,连皇帝也不怕,我行我素,与大臣们更是合不来。一次寇准与太宗赵光义讨论问题,言语不合,一时谈崩,太宗拂袖而去,结果寇准上去一把抓住皇帝衣袖:“皇上,臣话还没说完,您不能走!”宋真宗即位后,辽人大举南下,攻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即现在的濮阳,离京城汴梁仅数百里路程。年轻皇帝无主意,要迁都,寇准挺身而出,大骂出骚主意的大臣,力劝皇帝亲征。到前防后,皇帝怕危险不敢进城,又是寇准拦着皇帝马头,陈说厉害,皇帝才勉强进入澶州。结果宋军一见皇驾亲临,山呼万岁,士气大振。虽然真宗不愿打仗,和辽人订了澶渊之盟,但确保了宋辽百十年的和平,赔点钱还是划算的。

    下场:屡遭排挤,几起几落,晚年贬雷州司户参军,病死于此,享年六十二岁,仁宗时追溢“忠愍”。

    主要功迹:澶州退辽,开发雷州。寇准晚年遭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雷州仅十八个月,他推广中原文化,教当地人官话,兴修农田水利,为雷州开发做出了不朽贡献。

    牛人四,帝师良相,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今湖北荆州人,明中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内阁首辅,小皇帝老师。

    主要功迹:推行万历新政。一是清丈田亩,改革赋税,推行“一条鞭法”。“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二是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三是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镇守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

    牛状:二十三岁中进士,大浪淘沙,一路做到内阁首辅,小皇帝朱翊钧老师。张居正有一把大胡子,长相威严,小皇帝平时见张居正,老老实实;如有错,则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李太后有时教训儿子还拿张居正说事,“再不改,给张老师说”。张居正推行变法十多年,上有李太后撑腰,中有太监冯保帮衬,外有门生故吏,一帮变法新贵支持,小皇帝年幼,他是说一不二的帝王。他推行“考成法”,“虽万里外,朝下而夕举行,满朝肃然”。可以说,每次临朝时,虽有小皇帝高高在上,但张居正咳嗽一声,有人就会胆颤心惊。据说张居正回荆州老家省亲,沿途官员跪迎,俨然对待皇帝一般。

    下场:小皇帝长大,亲政,明怕暗恨,盼其早死。据有关史料,张居正有痔疮,下血之症,皇帝却送来发物,专派太医,不让家人找社会上医生,所以老师很快便撑不住了,活了五十七岁。才死,荆州老家便遭抄家。一些小人趁机下手,封闭府门,饿死家人十数口,惨不忍闻!

    惨状原因:功高震主,影响皇权;荣宠遭妒,变法得罪太多人。考成之法,优胜劣汰,砸人饭碗,毁人前程富贵,一般人不敢做,也做不来的。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支持,君臣共同推行的,还几起几落,王安石最后被骂成奸臣;张居正身兼宰相,帝师,改革的总设计师,行事力度更大,全天下对准他一人,积怨可想而知。

    牛人五,大明柱石,一代名臣于谦

    于谦,明朝一代名臣,民族英雄,字延益,号节庵,浙江杭州人,因其死后墓在西湖边,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主要功迹:于谦的功迹和寇准类似,”土木堡之变”后,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一力支撑大明江山。公元1449年,年轻的英宗皇帝朱祁镇受太监王振撺掇,欲扬威异城,象祖宗一样建功立业,结果在土木堡一败涂地,皇帝也被俘。噩耗传来,举国震惊,京城一片混乱。这时于谦沉着冷静,先扶皇弟朱祁钰登基,稳住人心,然后又组织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又派人潜出城去号召各地勤王。不仅严辞拒绝了瓦剌拿老皇帝的要挟,又守住了北京城,打败了瓦剌大军,以一人之力挽大厦之将倾,功莫大焉。

    牛状:也是二十三岁中进士,有担当,敢直言,识时务。当时于谦仅是兵部右侍郎,只是个副部级干部,在国家危亡之际,不顾自身,冒大不敬,不忠不义罪名,断然扶新皇登位,魄力大了去了!当时朝务繁杂,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后,独运征调,合乎时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忧国忘身,口不言功。瓦刺屯兵城外,拿老皇上要挟,想毁大明江山,于谦力排众议,背负恶名,粉碎了瓦刺的阴谋。后又组织全城军民抗战,慷慨激昂,视死如归,于谦的牛状,忠贯日月,和寇准的天生托大放旷有本质区别。

    下场:英宗复辟后,石亨等复辟功臣清算于谦,诬陷于谦,致含冤而死,死前写下千古绝唱《石灰吟》。享年五十九岁,后平反追谥“忠肃”。

    惨剧原因:过于刚直,清廉。于谦平素俭约,虽为柱国重臣,居所仅能蔽风雨。为人过于严苛,不循私情,招致众人忌恨。石亨本来和于谦都是北京保卫战的功臣,石亨有意巴结于谦,暗地给他一个儿子安排了职务,于谦知后,不仅不感激,且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之下,大骂石亨,让人下不了台,后来石亨便拉拢反对派,终致于谦死地。

    遗产贡献:一世英名,铮铮忠骨。绝命诗《石灰吟》一首:“干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历史上那些让人追思仰慕的“牛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那些让人追思仰慕的“牛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l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