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望不可灭。
人的物质欲望是客观存在的,想消除掉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利用它,引导它,出现问题教诲它,严重的法办它。
2.经济运转是自然规律。
社会要靠农、工、商才能运转。不依赖行政命令,人们就可以无休无止地努力,不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吗?
3.商亦有道!
依照商道可以富国、富家。管仲、范蠡就是典范。
4.富而好礼,富而好德。
范蠡三致千金而又散尽,是富而好德的典范。
子贡富结诸侯,还帮孔子周游列国,扬名于天下。子贡与孔子相益得彰。
5.致富要智慧。
白圭致富,利用了农业的年运,利用了人性的短视,又能吃苦、节俭。生意场上,也需要谋略、兵法、管理制度(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6.富可有地位。
乌氏倮,把牛马卖了,买绢布,送给戎王,戎王又给他十倍的牛马。乌氏的牛马多得用山谷衡量。
巴寡妇清,穷乡的寡妇,通过开采朱砂矿,富及多代。
秦始皇给了乌氏倮和寡妇清极高的地位。
7.各地经济史和经济地理。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的物产和产业优势,各地人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及地理条件的限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性格、心理和致富之路。
8.从经济角度看社会。
(1)各行各业、各种人群,都在以财富为动机而努力做事!
(2)从事生产和商业致富的,虽然没有官爵,但可以获得类似王侯将相的荣华,称为“素王”。
(3)论致富快,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9.列举汉代以来的富豪,以启示后人。
(1)蜀卓氏,就是跟司马相如私奔的卓文君的家族。秦灭赵被强制迁徙时,别的富家都送钱托关系不想去远地,他却主动要求去偏远的临邛,在那边做了开铁矿、冶铁的生意。家僮上千。
(2)南阳孔氏,本来靠冶铁致富,赚了钱帮社会兴修水利,到各国游历资助别人,出手大方。得到的回报远比付出的多。
(3)鲁国曹邴氏,生活节俭,勤劳苦干,“俯有拾,仰有取”,生意遍布诸侯各国。
(4)齐国刁间,重用奴仆,信任放手。即使有的奴仆狡猾能干,可以结交高官,他仍然信任他们。富数千万。
(5)师史,重用穷苦人,因为他们渴求财富,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师史任用他们致富七千万。
(6)宣曲任氏先人,秦亡时豪杰们聚敛金玉。任氏却屯粮食。在楚汉大战,没人种粮,粮价一石万钱。豪杰们的金玉都拿来换粮。任氏大富。但任氏节俭。亲自耕作,家族规定:不是自己种的东西不吃!公家的事没做完就不喝酒吃肉!因而成为邻里表率,受到皇帝敬重!
(7)桥姚,配合国家抵抗匈奴,在边塞养马,成为富豪。
(8)无盐氏,吴楚之乱,长安的列侯们想借钱,别人担心他们的封地在东方,会被叛军占领,不肯借。无盐氏却贷出千金。叛乱三个月被平定,无盐氏一年财产翻十倍。
10.“以末致财,以本守之。”
——富豪们的长久之计。
这句话可理解为,通过商业致富,要通过实体生产才可长久维持;也可理解为,通过投机冒险获得财富,需要通过个人的德行才能长期维持。
11.正道和奇道。
对于普通人来说,勤俭劳作是正道,可以小富;若要大富,靠的就是奇路了!
(即不走寻常路,包括投机的,冒险的,别人想不到的,等等)。
——————
大富由命!
仅仅靠行奇道冒险,只会死得很惨[调皮]??
答:我写的《货值列传》大意,是最表面的意思,我可能理解也有差错。其中深意需要反复揣摩才行!我看很多解读史记的,很少有人解读《货值列传》。可能真不好解!
一个高级的EMBA班去太湖大学堂请南师讲课,就讲了两天的《货值列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