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找理由|理念八 因果-果因思维

学会找理由|理念八 因果-果因思维

作者: 辛迪Cindy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00:58 被阅读0次

人为什么要找理由?  

人总是用感性做决定,用理性找理由。理由是找出来的,并不是自然存在的。找理由,也就是找原因,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来说,就是归因,什么是归因?归因是把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单纯是心理过程,更是人类普遍的需要,人人都有归因的需要。

找理由(归因)的方式有哪些

1.因果思维

苹果熟了之后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小学生都能解释这个问题,因为万有引力呀。多数人都习惯这种“因果思维”,也就是“因在前,果在后”,先有一个事儿,然后才导致了一个结果;或者看到一个结果,本能的回头找原因,现在的“果”一定是过去的某个“因”造成的。

当今的科学体系是建立因果思维基础上的,熟了的苹果因为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所以落地了。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这两件事就被因果联系了起来,但这个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吗?非也,这是我们头脑中建构出来。

但这种思维方式是在任何时候,都对我们有帮助的吗?是否还有别的可能性?

2.果因思维

在我们“心”的世界,我们可以考察事物间的“因果”,也完全可以反过来——使用“果因思维”,“果”在前,“因”在后,由“果”索“因”。

比如,你打我,我疼了,“你打我”是因、先发生,“我疼了”是果、后发生,这是很简单的逻辑;但如果,你是故意打我为了让我疼,打我之前就预料了我会疼,那“我疼了”这个果、就成了先预料/发生,“你打我”这个因、就是后执行/发生。这就是“果因思维”。

因果其实不是线性的,而是环形的,因为我会疼,所以你打我,又因为你打我,我疼了。

我去朋友家作客,朋友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打了弟弟,妈妈很生气地训哥哥:“你为什么打弟弟?你不知道弟弟会疼吗?”我在心里想:哥哥就是知道弟弟会疼才打呀。这就是果因思维,更目的论。即便是小孩子,他做事情也是有目的的,哪怕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哥哥打弟弟,妈妈训告哥哥这样会让弟弟疼,哥哥就不打了吗?你想得美,他当然知道弟弟会疼,而且这就是他的目的。妈妈如果有果因思维应该怎么想呢?哥哥明明知道弟弟会疼,为什么还要打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可能他就是想让弟弟疼,然后让我骂,从而获得我的关注,我是不是平时对他关注太少呢?

果因思维更是让我们关注这个“果”的目的。这可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因为有些结果明明很糟糕,但糟糕的结果背后,也一定有他想达到的目的。

人得了病,有些人是想尽快治好,但有些不一定,可能有别的目的,一些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更多地询问,为了什么,让他自己意识到。

有这个一个案例:女公务员发现丈夫出轨,抑郁了,且一直住院不见好转。

这位女公务员为什么会抑郁?医生一定会采用因果思维:受到了精神刺激,所以抑郁。这没错,大脑把抑郁和丈夫出轨联系了。

但心理医生李老师通过果因思维发现,女公务员在利用抑郁这个症状控制丈夫,来达到让丈夫愧疚的目的,而愧疚是良心的报警器,一旦愧疚就被控制了。

我们在为别人提供心理服务的时候,不要问原因,原因都发生在过去,即便找到原因,也没办把日子再过一遍,去把原因消除;我们要做的是,找到维持因,找到是什么把症状维持到现在;找当事人的目的,即便当事人自己没有觉察,我们要反复问她,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但我们往往关注造成事情的原因,而没有关注目的,心理工作者要要有有意识地寻找目的。

要运用“果因思维”,就要求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避免在原地转圈。当然,因果思维已经像用右手写字一样深入潜意识,一下子用“果因”这个左手还有点不习惯,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起码在“因果思维”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用“果因思维”;特别是求助者希望解决的问题,往往已经用“因果思维”尝试过了,我们再用求助者的思维一定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必须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3.三方归因

心理工作者是怎么找原因的呢?从如下三个方面:

生物原因:

(1)性别:一些容易发生男性身上,一些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的抑郁容易来自事业失败,女性来自情感挫折;

(2)年龄:会在18岁女孩身上发生的事,在80岁老太身上就不一定了;

(3)躯体疾病:生理病造成心理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是认知,对过去、未来、当下怎么看。

社会因素:

(1)生活事件:我最近碰到了什么事,导致了今天这个情况;

(2)人际关系:所有的心理障碍都会表现为人际关系障碍,如果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心理问题很好解决或不需要解决;

(3)生存坏境:肺炎时期,总憋在家里,好人也憋出毛病;住宅面积也有影响,比如拥挤会造成心理问题;

(4)道德习俗:在什么样的道德习俗下生活。

很多人会犯单一归因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心理服务要找到其他那n-1个,不一定全部找到,但要找到和他不一样的归因。原因不在于找的对不对,而在于她信不信这个原因。

4.自由联想技术

先来看这个案例:

一位女博士莫名其妙头疼,去神经科做各种检查没有发现生理异常,因为有医学背景,她判断自己很可能是心理出现问题,于是找到了心理医生。专业的心理医生让她完全放松,闭上眼睛,从“头痛”开始,自由联想,无限制地表达她想到的内容。

这就是“自由联想技术”,最终女博士面前浮现了婆婆的脸,她开始流泪了。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找到了头痛的原因——对婆婆的逃避,只有头疼,才能逃避。

现代医学比较发达了,症状的生理病因是比较容易查明的,往往找不到生理病因的,很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女博士的这种情况可能我们也会遇到,在意识中,我们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因为原因被我们藏在了潜意识里。自由联想技术便是帮助我们接近潜意识的路径,发掘深藏的那个原因。

在没有咨询师的情况下,我们自己也可以练习:在家里找个安静的房间,用最舒服的姿势放松全身肌肉,然后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大脑的各种想法,你能觉察到,它们像水一样在你的大脑里不停地流动,杂乱无序,不要评价这些想法,而是观察是不是有什么你平常没有意识的想法出现,比如“今天工作好累”、“为什么我要这么拼”。

如果你能每天坚持10分钟,时间久了,你会越来越接近你的潜意识,显示出更深层次负面潜意识,比如“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自己好没用”、“我好担心这么努力,没有收获”。

自由联想技术更是一个疗愈方法,一百年前由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让一个病人把造成创伤的事件想起来,然后富有感情的说出来,症状就会消失,而且永远消失。

其实归因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提到的是其中几个,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归因错误,也请大家避免。

要避免的归因方式

1.单一归因

单一归因是我们常犯的归因错误之一。很多事儿都是由复杂因素决定的(上文所述,至少有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但人们常常从中间抽出一两件最好理解的来解释,所以人们的大脑更愿意接受单一归因的模式。

比如网络上鼓吹的成功学“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实际上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能否成功,除了努力之外,还有运气、时机、选择等等因素,都是很重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再比如,孩子淘气,妈妈冲着孩子发怒,这时妈妈手机响了,是领导打来的电话,妈妈马上和颜悦色起来,挂了电话妈妈马上又冲着孩子发怒。单一归因的思维就会得出结论,因为孩子淘气了,所以妈妈抑制不住怒气。但为什么妈妈对着领导就是和颜悦色的呢?因为妈妈的发怒还有一个原因,妈妈想要用发怒来让孩子知道,他淘气的后果多么可怕。

2.因果倒置

很多我们口中流传的“因果道理”并不是对的,甚至是因果倒置的。

人们常常认为人因为悲伤而流泪,但心理学家詹姆斯(美国)和朗格(丹麦)曾天才般地推导出其彪炳青史的情绪理论:“人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而悲伤。”

家长常常会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所以成绩很差,但一位叫多湖辉的日本教育家得出“结论”说:“孩子并不是因为厌学而学不好,而是因为学不好而厌学。”学得好的孩子能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找到快乐,一定不会厌学的。

门诊上经常有父母求助咨询师,称孩子因为网瘾已经出现心理问题了,但实际上呢?“一个孩子不是因为上网成瘾才有心理问题的,而是有了心理问题才上网成瘾的。”但这也是因果倒置了,如果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没有网络也可能会喝酒成瘾的。

问题是因为困难而解决不了吗?不是,而是因为解决不了才难的。”常言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个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只有你解决不了的事,如果一个事情你能解决得了,就不是困难的事了。

人们总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其实真相也相反,往往是因为运气好,那个女孩儿才经常笑。

3.基本逻辑错误,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有A一定有B,A是B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没有A就一定没有B,A是B的必要条件。

我们常常把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来用,比如:没有硕士学历就进不了医院工作,硕士学历是进医院工作的必要条件,但有硕士学历就一定能进医院工作吗?当然不一定。

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大学,但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吗?当然也不一定。

如果犯了逻辑错误,就很容易掉入“绝对化”“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中,情绪问题就很容易找上门了。

找理由,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会找理由,才能避免错误,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相关文章

  • 学会找理由|理念八 因果-果因思维

    人为什么要找理由? 人总是用感性做决定,用理性找理由。理由是找出来的,并不是自然存在的。找理由,也就是找原因,用社...

  • 心理咨询理念(三)

    八、由因果思维变成果因思维 科学思维是因果思维;人文思维是果因思维 为什么离婚?造成这个结果有n个理由。 如果相...

  • 心理理念八~十

    八、由因果思维变成果因思维 科学思维是因果思维;人文思维是果因思维 为什么离婚?造成这个结果有n个理由。 如果相...

  • 社会心理服务师养成手记第十篇——因果思维与果因思维

    社会心理服务基本理念第八条:将因果思维与果因思维并联。 你有没有听说过,游泳能塑造良好的体型,因为那些游泳运动员身...

  • 理念之四(NO 10)

    心理服务所秉持的理念 一、果因思维和因果思维 常有人说恶人必遭恶报,好人自有好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你怎么看? 我...

  • 因果思维与果因思维:人是喜欢为自己行为找理由的动物

    时间思维告诉我们,关注每一个时刻的细微变化,坚信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有效就是有变化,变好还是变坏都是变,感受到变化...

  • 因果果因

    最近发现简书里的文章常常用某种标准去定义人,按照我们修行人来说,其实这就算是分别心。 今天想讲一下因果。简单来说,...

  • 因果,果因

    我们经常性思考问题,会是以因果来开展。因为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产生了该结果。 因为饿了,所以想吃饭,因为被人打了,所...

  • 「作业」为了什么

    遇事儿不问为什么,要问为了什么。 凡是用果因论思考及循环思维。果为因,因又为果因果思维是直线思维。 例如:我吃饭的...

  • 2017年3月1日总结

    今天错过了听课。。只学了一点。。因果和果因。。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怎么怎么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找理由|理念八 因果-果因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yn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