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了一个很好的主题写作活动:迎新春“喜乐年华”主题征文。看到的时候,头脑里就蹦出来这个发生在春节的故事,感恩遇见!
写《喜乐年华 | 己亥猪年·锦绣红福》,也可以说是难得的一气呵成,这不是自夸,而是和自己以往的进行对比。
刚敲出第一个字的时候,老易怀着心事,孤独地遛弯儿,那个背影总是萦绕在我脑海,挥之不去。本来写的主角儿是老易和陶姨,却用了很多的笔墨来交待小易的事情,隐隐有点儿担心会不会让人物分量失衡。回头检查的时候,我发现改一改,也根本避不开这些篇幅(又或许是自己目前描述的方式问题),因为老易总是把儿子的幸福放在自己前面的……
这天下,父母的幸福,父母的喜悦,父母的踏实安定,甚至是父母的健康,哪一处能绕得开儿女的幸福呢?
儿女的幸福是父母幸福的一种强有力注脚!
这个故事完结之后,我再一次被天底下的父母之爱深深感动。是的,我的故事首先感动了我自己!
老易和陶姨是知识分子,很有文化,他们不但懂得很多的理论知识,在这个年纪也积累了相当厚度的人生智慧,可他们面对儿女的事情,也会关心则乱,也会默默彳亍……可以说,天底下的父母,不管年龄,不论文化背景,不管贫穷富贵,不论健康疾病、艰难困苦等等,对儿女的操心和祝福,都是绵绵不绝。
之前听过一个段子:儿女上了大学的父母是一等公民,这时候他们还年轻,身体健康,有点儿钱,也有闲暇,可以到处玩玩,即便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更加随心随性一些。儿女学龄以前的父母是二等公民,年轻有激情,初为人父母,重视陪伴,没有功课压力,休息日就带娃到处溜达,会留下很多美好回忆。其余的父母是三等公民……如果按这样来说,老易这个年龄段真的很好,加之他还坚持写字、坚持锻炼、坚持和朋友聚会……正是人生中比较舒适的时候。是啊,老易也计划在这时候跟儿子讲要和陶姨一起生活的事情,但是临了的时候,他又把自己的事情滞后,把对儿子的挂念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式父母的样子吧,他们的爱都偏向付出型。
小易也是高知,他的婚姻选择与世俗不同,老易经过接触、经过挣扎,从世俗对婚姻“美好幸福”的理解角度,虽然老易感觉对亡妻无法交待,但还是选择支持儿子。这也是父母最终都会在无奈中体谅儿女的一个缩影......
老易和小易的沟通,也是很多家庭的实际情况。家人之间彼此牵挂,心跟巧克力一样,稍微一捂就化,可就是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爱,更别提说出需求了。幸运的是,他们父子之间,有了陶姨,陶姨把他们的心链接起来,知晓了彼此的心意,心结也迅速打开。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我们不难想象,老易会面临带孙子的问题,也可能会和陶姨分居两地。他也会面临健康的问题,儿子不在身边,他只能和陶姨互相照顾,一天天再继续变老。他也会面临养老的问题,按老易的经济能力,他可能会去好一些的疗养院,但天下还有很多的父母,条件不如老易……
父母的人生,就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去了,然后有一天就会戛然而止……
作为子女,我希望,我们都能多看到一些他们心里的需要,多听进去一句他们的话,多叮嘱他们一声(像他们唠叨我妈一样)。当然,更重要的是——再多做到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