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书籍时,硬是拿中国的长征之路来比喻心理学中人格独立成长之路,这种牵强附会的联想算是我的一个发现,却也蛮有趣的。

一个人从出母体开始,就开始了漫长的人格独立成长之路,这个过程曲折而漫长,心灵的成长,一点都不比长征之路容易,旅途中,遇到的“围剿”,丝毫不弱于当年艰难的“反围剿”之路。
他们第一次“围剿”,是从我们大约1岁到三五岁一段时期,我们的蹒跚学步,可能每每还被父母阻止,怕我们非但没学会走路,还摔得头破血流。此外,如果我们的语言发育也相对落后,在大家的异样眼光中,我们就一边口吃地开口,一边被大家嘲笑着长大。
第二次“围剿”,父母对于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的打压阶段,对于天性中的很大一部分,他们非但不努力支持,而是各种努力压制,生怕“他们内在的小孩”坏了大事,所以各种打击和压制也就随之而来,在打骂中,我们可能渐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定全凭父母做主,再也不敢有自己的主张想法,大约这个时间持续到十岁左右。
第三阶段“围剿”,父母联合学校老师进行压抑我们童年的个性,老师们的体罚让我们身体大受伤害,结果回到家,父母非但不关心,还说我们活该挨打挨骂,简直像极了犯罪分子不被接纳时,被全社会各种侮辱之能事。
第四次“围剿”,那就是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可能仍然不能摆脱父母的控制,甚至都可能被母亲精神控制,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个累赘。
最后一次“围剿,那就是毕业后工作至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