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诅咒

作者: 木有丢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10:16 被阅读0次

    下午连着看了两部电影,《银河补习班》和《送我上青云》。之前太多文章写过,剧情并不陌生。对于两部片子,我自己看完的感受是,《银河》没有那么差,《青云》也没有那么好。

    过去大概是豆瓣用久了,电影看的也不少,开始用几乎刻薄的眼光评价电影,要创意,细节,艺术性,专业。长久下来,只有一个结果,让我满足的电影越来越少。但今天跟老妈一起看《银河》的时候,平时不爱看电影的她,全程目不转睛,情绪也跟着电影跌宕起伏,虽然我没有觉得这是部很好的片子,可是突然想到,这只是对我个人来说有点俗套有点简单罢了,并不代表不好。

    我是从《送我上青云》的一个片段开始失望的:女主角对着母亲控诉童年的创伤。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从开始我就觉得哪里有些别扭,为什么姚晨饰演的女主角还是一副《都挺好》的脾气:满屏无处安放的愤怒。大家都说这是一部关于女性思考的题材,因为从女性的角度讨论了被长久忌讳的性话题,这一点我认同,但说到女性自我成长,就要控诉原生家庭吗?女主一边细说着童年的点滴,一边摔东西的场面,让我觉得,那还是一个青春期的桥段。她妈妈一直活在自己的十九岁,她也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跟我一样,很多觉得过不去的记忆都来自十几岁,家庭的,友情的,学校的。然后,即便是长大,那些记忆,那些相处模式,会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去重播。有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换做描述青春期的话,可以说,不是长大后的日子艰难了,而是那些伤害自己的模式适用的地方变多了。家庭成员变复杂了,朋友各自考虑的事情变多了,有权力的不再是老师,我们被评价的不仅仅是成绩了。可是,除了我们自己,没人再挡在我们前面。

    我们不是一踏入社会就变成大人的,只不过是用原来应对世界的那一套,加点通用的样式,再使出来罢了。变成大人很难,就如同我们青春期再叛逆也不会离家出走一样,虽然生活不可忍受,但总好过一切未知都要靠自己的恐惧。要不要长大,变成了成年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选择:要,成为大人,不要,留在原地。

    最近经历了一些变化,大多算是痛到极致不得不做出的尝试,虽然生活本身进程影响并不大,但是整个心态却不一样了,多了一种解脱感。别人给出不好评价的时候,没了老师上课批评我的羞愧和恐惧;和家人沟通的时候,很少想起往事中的怨恨;开始慢慢清晰自己喜欢跟什么样的人的相处,懒得再配合猜来猜去的桥段,不需要用过度亲密证明情深。我知道这种相处方式的背后,会失去什么,但是我决定接受。

    我记得,最让我恐惧的一部惊悚片是《恐怖游轮》:被困在无限循环的一段人生中,成为试图杀死自己的人。不放过曾经遇到的那些人和曾经的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诅咒呢?

    下午看完电影的时候,我脑中闪出一句话:我终于走出了青春期的梦魇。好像是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也许,换个角度理解,当我们开始能够放手让过去成为过去,不再从当下的生活寻找所谓的弥补,才是真正地向前生活。总是回头或者往回走,会错过前面的风景啊。

    2019/10/13 (256/36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期的诅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wl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