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观课议课的不成熟的看法

对观课议课的不成熟的看法

作者: 糊涂啊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19:23 被阅读0次

    又对观课议课进行了调整,题目仍然是《基于一线教师的课堂观察》。之前讲课的时候会把观课议课作为孤立的两部分,一是讲观课议课的流程。从选择主题,视角,观察点,观察工具,观察行为,观察情况,观察数据,观察结果,建议,来进行观课议课。

    确定好观察主题后,要和授课老师去商量,按照流程依托观课量表去观课。依托看到的现象去评课,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用四个维度分解去听课评课!也理解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的状态。

    于是,有了陈大伟教授思路下的观课议课。发现有讨论价值的教育故事,启示和案例。并在议课时候讨论出来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案例,这些案例蕴含了什么道理,对于这些案例,如果我来上,我有什么见解,授课老师有什么见解,议课后对于这节课有什么构建(“有讨论价值的课堂现象和教育故事”说明2.“蕴含的教育启示、教育问题或教育疑难”说明3.“对相关启示、问题、疑难的见解和创造”说明4.“授课教师的认识和见解”说明5.“议课的建构”说明6.“引发的其他思考,其他需研究的问题”说明)

    而且重要的是如何让授课者和观课者在这样的研讨中有收获,很幸福。

    昨天忽然有一种想法,观课议课的两个关键词是“现场”和“问题”。同时我想到了“教研”和“科研”。

    如果没有带着问题就进去了教室,然后听的时候发现问题,这属于“现场”到“问题”,具有教研性。我想陈大伟老师倡导的观课议课有教研的意思。

    如果带着“问题”到“现场”,有观课主题,这应该是第一种观课形式。于是我通过教研和科研对两种观课议课的形式做了归纳。

    讲完了这样设计的课程,忽然有一些疑问问自己:两种观课议课形式一种在观课流程,步骤上细致入微,一种在评课议课上下足了功夫。如果两种方式巧妙结合效果会很好。

    如第一种,选择观课主题,这个主题不正是第二种议课建构的雏形吗?但是好像也不是。

    纠结中……

    如果带着问题进入第二种形式的观课议课中呢?

    将问题植于要讨论的案例中,因为是提前做好准备的,所以会发现的更真。

    明天我要进入课堂,将这个观点落地。实践才可以明白到底哪里有问题。

    越梳理越想推翻自己。

    化学式这节课:

    发现的教育案例(关于化学式的定义,大家打开课本划出来,背会。)

    蕴含的道理(对于概念课,可以找到一种标准的上法)

    见解和创造(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成新的知识。)

    授课教师(怕学生不会背,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议课建构(最近发展区理论,了解学情,创设情境,激活旧知,生成新知,运用新知)

    要迷惑的是如何带着问题去寻找要讨论的问题。

    第一种观课议课能否使用呢?

    例如,我想了解概念课的讲法,我选择的观课主题概念课如何突破,选择的视角是教师对主干性知识的提问,学生互动情况。观察点是提问的深浅度。观察行为是坐在学生中间,观察工具是根据教师的教案中提到的问题依次罗列。很具体。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如果我来上怎么去上。

    (头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观课议课的不成熟的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jq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