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列子修道的故事来没理解“没好恶的道”与“有好恶的仁”。
列子修道的故事——论语贯通77列子讲他九年学道的经过:“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
“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他说三年之中,心里头不敢念是非与利害了,死死守自己的心地,防守阶段,小学生阶段 。所以首先列子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嘴巴不敢乱讲话,不敢言利害,这样三年,“始得夫子一眄而已”,老师才眯着眼睛斜着看他一眼!
“五年之后”,又加了两年工夫,“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该讲的话他就要讲,讲完了就没有事了,心里面还是有是非的分别,但是不计较了,不上心了。“夫子始一解颜而笑”,这个时候老师才笑一笑。
“七年之后”,跟老师学了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动念开口不在是非利害。这个时候忘掉是非利害了,有点脱离世相的味道了。“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我的老师才叫我坐到他席子旁边来。
“九年之后”,认真学了九年,他“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随便怎么想,怎么讲,“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他说到这个境界时,我也不知道老商是不是我的老师,我是不是他的徒弟,这个分别心都没有了。也不知道伯高子是不是我的师兄,他说都没有了,可以说“内外进矣”,内心的修养、外面身体的变化,都达到了真空无分别,学佛叫做自在,观自在的境界。
拿佛学来讲分别而不分别,《维摩经》讲“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就是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成道讲了四十九年,说了那么多,最后都不承认,他说没有说过一个字,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呢,十五岁开始做学问修道,七十岁做到了,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到了最高处就是最平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