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效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基础》案例1

《心理治疗基础》案例1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3:11 被阅读0次

    案例1

    在第一个案例中,通过对来访者的第一印象,求助的问题和心理困扰,以及她的生活史,进行分析。得出来访者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焦虑。焦虑大概分为三种,内心冲突引起的焦虑,期待引起的焦虑和控制欲引起的焦虑,这三种在来访者身上都有。

    内心冲突引起的焦虑,比如,认为爸爸为她规划好人生是正确的、是合理的,但是又反感爸爸的严厉和约束,这就是一种冲突。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都有这种冲突,比如想要独立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是在买房照顾孩子这些事情上又希望父母能够帮忙,父母资助的少了,就觉得自己不能享受轻松的生活。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也有这样的冲突,想要自己说了算,可是又不能承担自己说了算带来的后果,比如不喜欢父母总是唠叨自己,管制自己,可是当父母真的不管了,自己管理自己了,后果不如意时,又觉得父母应该提醒自己。这种冲突属于趋避式冲突,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要饭吃嫌饭凉(这样焦虑和父母对待她的方式有关有关)。

    第二种是由她对未来的事情有过分不好预估引起的期待性焦虑。期待性焦虑背后有对自己的过高的期待和追求完美(这种焦虑和她自己的人格特征有关)。

    比如,孩子要考试了,总担心自己考不好,被父母批评,被老师批评,说自己不努力;比如工作中,评比时总怕自己会落选,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但是总能每次都选上吗?谁也不确定。

    第三种是由控制欲引起的焦虑(这样焦虑和父母养育中的互动模式有关)。

    比如,有些妈妈不放心孩子独自出门,怕迷路,怕被坏人拐走,怕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等,孩子一出门,就坐立不安;有的妻子不愿意给丈夫太多零花钱,怕丈夫找小三,怕丈夫不按时回家,丈夫没有按时回家,几分钟就可能打好几个电话;有的丈夫看到妻子做的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发脾气等,这就是控制型的。

    除了焦虑,还有人格特质,人格特征决定了人看待周围一切事物的态度。

    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重要他人,但每个人的重要他人是不一样的。按照常理,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他人首先应该是母亲,因为母爱是原初性的爱。有很多人的重要他人不是妈妈,而是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或者是祖父母,这些都是次生性的爱。这些所谓重要他人的爱不能代替母亲的爱,但是有次生性的爱好过连次生性爱都没有的人。缺乏母爱就会导致安全感缺乏。有不安全感的人会完美主义,追求掌控感来代偿。不安全感越重,神经症性的症状表现得就越早。在治疗过程中相当于要从一个小孩长成一个成人,比如从小女孩长成女人,从小男孩长成男人,都需要一段比较长的路走。

    在这个案例中,我感觉到单纯的焦虑或者是情绪,是比较容易处理的。人格特质相对来说是比较难以改变的,尤其是过了18岁以后,改变的可能性更多的是来自于当事人的高度意愿。对于在小时候缺少重要他人,那么可能需要一段比较长的路长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基础》案例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kn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