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想法简友广场
我在群里待了二十年,一句话也没说过

我在群里待了二十年,一句话也没说过

作者: 李由Reta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19:27 被阅读0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1

    你有没有一些群,看似人很多,却没什么烟火气?这些人既不参与活动也不说话,但只要群不解散,他就会永远待在里面。

    我之前做读书会,就有很多人这样。读书会是个有价值的地方,会有一些高雅的活动,也会提升自己的格调。我想这就是大家愿意待在里面不退出的原因。

    可能有人也会想着:万一有一天我有时间了,看看群里的消息,能参加一次活动体验一下,或者仅仅看看消息扩展一下知识面。

    我以为是活动不够吸引力强,但和其他品牌读书会的负责人交流之后,发现都是这样。虽然群数字是几百人,但每次活动参与者只有几个,甚至群里说话的只有负责人,只能看见一条一条发布的活动信息。

    不参加线下活动可能是没有太多时间,那么在线上交流一下呢?他们也不,因为依然很忙。时间久了,因为不参与活动不好意思说话,也融不进去前言不搭后语的群聊了。

    原本群里活跃的人,因为说话的越来越少,没有了回应,也就逐步不再说话。然后运营者也因为无人响应,慢慢也不再有活动。这就是公益读书会为何做不下去的原因。

    何况,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模式和规则。说错话意味着被点名甚至退群,就像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一样,我们也不愿意在几百人的群里冒尖。

    我就曾经在其他读书群发言,被管理者以自己未声明的规则为由,发生过不愉快。所以不说话,也许是明智的吧。不是所有读书人脾气都好,也不是读书的人就一定善于沟通。

    其实这种不说话的心理,也许是害怕嘲笑,也许是边缘化久了不愿费力气去开拓新社交。毕竟时间精力有限,而本身不是上下级,谁也不愿意被他人管控。

    02

    中学时代的群,我在里面待了二十年,几乎一句话也没说过。

    其实不管是初中、高中、大学还是小学,班级群还是宿舍群,都很少有人说话。

    联系方式可能也是有一些的,基本上也没有用过。要是有一天,见了面互存一下联系方式,说不定就会发现本来就躺在自己通讯录里面——

    你别不信,那天,我妈碰到一个老同学,互相加微信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尴尬的事情。

    那如果突然有个机会,同学们聚个会吧?会怎么样呢?

    我的亲身经历是,去了也没什么说的,就是尬聊一些“你在哪个城市”“你结婚生子了吗”“做什么工作”“买房买车了吗”……

    甚至于,当时成绩好和长相佳的同学,即使混的不好也被夸赞、抬高、鼓励;而相貌平平、当时成绩一般又少言寡语的同学,往往依旧被老眼光看待,无人问津或被不尊重的眼神淹没。

    这种情况可以用传播学的“刻板印象”来解释,毕竟这么多年没有参与彼此的成长,没有见证彼此的变化,谁又知道谁真正是什么样子?

    只不过按照记忆和心中的印象,去和你聊一聊当年的故事,刺激一下你脆弱的心脏。

    作家周国平说,“老同学是互相的青春岁月的证人,彼此不自觉地寄存着若干证据,而在久别以后的相聚时刻,他们得以暂时地把所有寄存的证据互相交还。”

    而作家苏心说,“我之所以没有退群,是因为这些曾经见证过我青春的人,他们的存在,打开了我蓦然回首时的那扇门,里面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少年,每每想起,会让我心头一暖。不说话,是因为我们都已经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走了很远,这一路的风景,已无从和他们说起。”

    深以为然,所以同学聚会并无必要参与。除非是小型一点的,几个经常联系的同学凑在一起,还能找到一点温暖和慰藉。

    03

    在漫长而青涩的学生时代,最让很多人留恋的是大学。

    经历了高考的煎熬和辛苦,终于获得了表面意义上的“无拘无束”——父母不再管我们,老师也不在意你听课不听课,一切自己负责。

    于是我们放飞自我,在大学这个小社会,像成年人一样“社交”:社团、学生会、兼职、比赛、恋爱……交了很多朋友,也和他们一起分享奋斗、激动、伤感。

    最后毕业时,大家在聚会上哭的稀里哗啦,不知道是告别自己的珍贵青春,还是这些在大学时代见证了自己成长的同学们。

    大学最接近成年,按理说留下的交集应该也最多。这些同窗后来联系会多一些吗?

    并不会。因为天南海北拼起来的团体,毕业就是缘尽。

    大家各奔东西,分散在不同城市和职业,转眼就是欲言又止的多年以后。

    还记得大学毕业一两年的时候,全宿舍集体参加了外地一个同学的婚礼,好不热闹。

    我属于结婚比较晚的,而很多同学在刚毕业那年就已经成家了。

    时隔多年,我在婚前邀请同学时,自然是把参加过婚礼或者随过份子的同学悉数通知。

    然而,如果近几年联系很少,这种情况就有些尴尬——通知结婚似乎是为了要回当年的礼钱。

    这种感受,突兀地出现,深深的刺痛着原本的友谊。

    回想起大学时光,与聊得来的同学一起组队拍短片、组织活动、摄影、聚会、参加比赛,一瞬间仿佛是昨日的事情。

    当时间和琐事不经意划过,我们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这也许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是哪怕早知今日而提前预防,也难免有跨不过去的时光。

    我们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行进着,不管愿不愿意,都身不由己。

    最后悟到——

    过去再美好,也必须割舍;未来再艰难,也还是要微笑前行。

    毕竟,不恋过去,才能活在当下;不畏将来,方可希冀成长。

    04

    那天不经意的聊天,我表妹说,“我已经没朋友了,都是同事”。

    突然有些扎心。

    有多少朋友是在人生无数岔路口走散了,再也没有联系的?

    我们换学校,搬家,工作,结婚,生子,每个岔路口都会丢失一批记忆和好友。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后来偶然因为某些事情想起谁,突然悟到已经分别甚远。

    想想儿时我们有多少伙伴,一起戏水、抓蚂蚱、爬山……那些回忆总是那么温馨而美好。

    但时光易逝,曾经是曾经,现在,也只是现在了。

    年少不知愁滋味,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年长一些,却又感慨没有忧愁的少年时光,是多么美好。

    无话不谈往往是两小无猜、心境清澈之时。

    有句话叫:越长大,越孤单。

    长大的过程是抽丝剥茧的过程,痛,但是必须饮下。

    人生这一路,我们会走散多少朋友?数不尽,说不清。

    人生诱惑太多,路口太杂,猝不及防的在某处,我们就身不由己地分道扬镳了。等我们意识到彼此的距离和陌生,已经走了好远,无法回头。

    欲饮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未来,也许我们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分叉口,珍惜那一两个真心的朋友,常联系吧。

    05

    那个二十年未退的同学群,可能我依然不会退出,因为珍惜那时的青春和温暖。

    但也不会说话,因为彼此走过了许多不同的路途,从岔路口分别太远,已无话可说。

    如果组织聚会,可能我也不会去。因为尬聊没有意义,回家之后依然不会联系。

    偶尔翻看照片,我会想起曾经的青春和快乐,这就够了。

    剩下的,就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我想,成年人世界里,对那些“熟悉的陌生人”,这就是最好的方式。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喜欢可以转发、点赞、点在看哦

    李由Reta:85后宝妈,拆书帮三级拆书家,原创作者。拆书赋能,落笔解忧,倡导深度学习和慢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群里待了二十年,一句话也没说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o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