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点半才从厦大附近回家,到家里已近11:00,一进门就倒床想睡,可能是因为晚上聊的有些兴奋的缘故,估计倒十二点左右才入睡。跟着今天的各种作息就做着调整,明天就能调整回来。
---
一、意像火柴分析
昨晚给几位做意像火柴的是乐老师的研究生。可以看到她不是很熟练:一是做的案例少;二是意像火柴的分析方法也比较单薄;三是生活阅历等不丰富。尽管整个过程,大家还是会认真投入的听,但是我觉得可以做的更棒的。
意像火柴只是个工具,应用的方法很多,在于咨询师如何去发挥。
首先,受访者的诉求不同,如何引导、观察到什么、说的是什么,也就有不同的诠释。其次,是如何使用工具的问题。16根火柴,可以自由分类;或者自己配对组合;也可以将火柴分出不同层次;可以从静态角度看,也可以从动态变化上来看;可以让受访者自己拿掉,烧掉,也可以咨询者强行拿掉、烧掉。可以观察反应,也可以倾听解释;可以观察过程中的各种动作行为,可以对话深入挖掘受访者思考。
如果把方法看作是一个结构,或者思考框架的化,那其实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将所获的的各类信息,通过框架“加工”输出的过程。
从这里面可以学习到做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一方面是自身的能力、知识储备作为基础;另一方面是构建思考的框架;第三方面是遵照合理的步骤。通常按部就班,基本能够分析发现出所需要的答案来。
目前意像火柴有五种不同版本,还可以衍生更多,比如可以发挥到招聘等等。
二、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意向火柴分析今天,乐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上面这张图,问“最后剩下这三根火柴的27岁男孩会是什么样的人?”
可以从两个层面逐渐递进的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个层面,单纯从上图的选择来谈;第二个层面,从这个男生的具体经历来揭示。
1、很自我的一个人
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回忆、自由、思想,这三项都是个人性的。换句话说,宁愿舍弃其他,最后也要保留这三项,即便是包含人际关系的亲情、爱情、友情,跟别说外在的财物等等。当然,这个不能说他不重视人际关系,只是人际关系变得可以割舍的。
我们说,人之为人,包括了作为自我的个人,还有社会关系的综合。缺失了后者,就容易陷入到自我封闭中,缺乏与人交流,走到“死胡同”。
所以,这位年轻人很重视自己的“个人回忆、个人自由、个人思想”。人们常说,越缺什么,越讲求什么。在这里,也用得上这个道理。可以说,这位男生的“自我”还没有完全确立,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可以干什么,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他在探索,想要找到这个“自我”,不想让它失去。
对他来说,“回忆”就意味着“自我”的存在。而这个“回忆”,必须是自己造的,是关于“自己的回忆”。“自由”这里,也只是为了寻求“自我”的自由,束缚住了,更寻求不得。“思想”,更多的是“思考”,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感受”,而“感受”正是和“记忆”紧密关联。
排序上,“个人”回忆是最重要,最不能舍弃的。人之所以为自己,是因为那些独特的经历形成的“回忆”构成了自己。人之所以为自己,还有另外一个非静态的层面,也就是说那个有着你自己行为、思考的“自己”。
这位男生太注重“静态的”自己,而忽略了那个面向未来,可以思考,可以去做的“自己”。所以他是个很感性,缺乏理性的一个人。
二、漂泊不定的独行客
这位男生不排斥交流,交流能力也足够。聪明,也有较强的生活能力,能够独立生活,并且也满足于一人的生活。但他排斥长久关系的建立,下意识的回避。因为他对“自我”不确定,所以对于长久关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有些“畏惧”,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
毕业几年后,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长久带着,几乎一年换一个地方。让自己处在一个漂泊的状态,在寻求“自我”中又逃避着“自我”,就像他对长久关系那样,若即若离,但又逃避。
要给这位男生准确的建议,如乐老师说的,还需要单独深入的交谈分析,对于他的成长、想法等做更多的了解,才能让他找到真正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