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写推,记录二三书事。前一阵读了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又有了重拾推文的动力。这次希望坚持写下去。有数据显示,互联网中90%的人只会想获取内容,即阅读。还有9%的人会想评论文章,而真正能坚持创造内容,发表文章的只占到那可怜的1%。
或许连1%都不到吧。中国这么大,有整整的14-15亿人口呢。真正能做到坚持的有多少(当然不包括以此为业的媒体人)。
许多人可能偶尔会有点东西想分享,但没有长久的动力要想坚持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也有关注过一些个人的写的很好的公号,后来也都因为许许多多的各种原因停更了。我也断断续续更过一段时间。但是....
这次我希望能一直写下去(坚持每周一更)。至于动力,我觉得看过的书,或者从书中到实际的应用或者说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心得。还有和经营旧书店店后和书友交流的心得。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有些东西不记下来就会流逝。
所以,这可能是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动力了吧。好像显得有点自私,不过就是这样,我只是希望能把收获整理记录下来并分享出去。当然,如果你恰好也喜欢,那就最好不过啦。
开始的开始
读书的意义究竟才哪里?在各种读书无用论满天飞的今天。我不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读书有没有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可谓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而对于我,我觉得实际生活有实际生活的作用,读书有读书的作用。
他们之间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多干事自然能让你积累经验,但读书也能增进见解锻炼思维。凡事都不能因一废二。
而读书对于我来说:读书能让我看清更多事物的本质。读更多的书,是为了看的更清一些。越看清,就越觉得万事万物都是处于无穷无尽的变化中。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的上事物的变化。所以,我读书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看清。而不是,某些人口中说的,读书就是学多了些我们不懂的东西,好有辞措去批判评论指点别人。
读书,在如今互联网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件很反互联网的事。而人们的阅读偏好也逐步的偏向于碎片化。围绕着同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却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而我想坚持做的,却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的事。因为我认为,有时只有跳出信息的漩涡,才能看得更清。
希望能坚持一直写下去吧....
继续整理下思绪
最近,看了《是咁的,法官阁下》这部剧。其中有一幕情景让我印象深刻。一个香港某高校的教授,做其上司的枪手。为其发表了很多论文还出了书。实则,其很大部分原因也是生活所迫。后来就想告上司拿回版权。
一天,他和他的代表律师在一间书店里看到自己出版的书。感概良多,就拿起那本书对他的律师说,这本书我花了很多心思查了很多资料写成的。结果不仅书上印的不是我名字,而且还丢在了十元区里无人问津。连两瓶矿泉水的价格都不到(香港物价比较贵),却没人愿意买,是不是现如今学问都是这么不值钱了?还是这个社会变了?
最后想说的
我想说,社会在变,但有些人还是在永远坚守着的。有价值的内容永远都有价值,只是缺乏发现他的人罢了。
其实,我也关注过很多写得很好的公众号。他们的长时间以来的文都有主题一贯性,逻辑慎密,言之有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而且还有实践意义,但是,阅读就是少的可怜。或许他们不善营销,又或许他们不喜欢蹭热点,推拉读者情绪。但是它们写得实实在在,我看完后永远为它们的用心良苦点赞......
最后的最后
不过要想广泛传播,适当结合热点,时事,观众口味,与时俱进亦无不可。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静的下心去理清慎密的逻辑,独特的观点。写得生动适时些许,可能能收获的知音就多了不少。但这个着实是难啊,有所谓众口难调。
Anyway,坚持问心无愧即可。我始终觉得,一旦做了,那就坚持下去,努力做那1%坚持创造内容的人。也许很难,但总比什么都不留下,要强得多。姑且把不动笔墨不读书当成写下去的信条吧。读了,总得留下些什么吧。就好比,人活过了,总得留下些什么一样。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有一个比喻打的很好,如果科学是一棵树,那么艺术就是这棵树在水中的倒影,借着倒影,你能更清楚的从另一角度看清树的每个脉络,轮廓,结构。而书,就是它们的载体。所以,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保持好奇心。将每一本书,每一件事当做是一棵树。看清它的轮廓,理清以及了解推动每一棵树促进其长成此结构的内部之间相互关联的能量。当你种下许多树,你就会得到一片森林。
补充说明一下,放小狗小猫的配图是因为冬天冷,看着毛茸茸的动物会觉得暖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