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 老子《道德经》第38章(帛书乙本)
通行本道德经第38章,其实是德经的第一章,凡第一章都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01
什么是德?
德字,甲骨文里没有,其本字是“悳”,本义就是“得”。《說文》: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六书精蕰》:直心为悳。生理本直,人行道而有得于心为悳。小篆加彳,取行有所复之义。《长笺》:论语云,以直报怨,以悳报悳。则知直即是悳。
可见,德是从道而来的。
德字最早出现于周初金文。《尚书》:“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周王之德,虽有内省正己之意,但前提还是配天受命,是道。
不过,这时的德已经内含了功利的成分,这就是周孔儒家的德,大致相当于品行。德,《广韵》:德行也。《书·臯陶谟》: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而老子的德却是超越功利和品行的。老子认为,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有大道,有小径,有直道,有曲径,而且主张曲成万物。孔子的道却是直道,关乎仁义礼智信。
老子的德由道而生,也是自然而然的,它无功利之心,也无善恶,也无情义,这个“无”是说不区分,不考虑,而不是恶、更不是狠心,对立的两方面都不讲,老子不顾及这些因素。道家讲的无欲,这个欲,不仅仅指贪欲,无欲,连善的欲望都没有。
法家由道家而生,他只讲法,不讲情,但他是从功利出发的。阴谋家也从道家来,他只讲顺势而为,因时而变,只讲当为便为,他是有目的的,合乎目的的可以不顾善恶,不顾人情,是真恶,是真无情。
02
老子道德经是圣王之书,老子描绘的是理想国的治理之道,所以要法天则地,自然而然,就是说它是宏观层面的,不是具体的,不是术,也不是个人的修为指南。后世之人把自己的想法都塞进道德经的经意里面,有的扩展是合适的,有的是牵强附会的,更有完全背离老子本意的。所以如果有人在解老子道德经的时候,把老子道德经说成获取功利的利器、秘诀之类的,我是不敢苟同的。
老子之道是乃形而上的大道,就是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作为整体的、自然的运行之道,不是局部的、具体的、个人的道,所以他讲的德,也指大德,整体的德,无关乎具体的人情。
本章所谓的“上德”是指真正的德,就是老子心中的“德”,“下德”是刻意追求的所谓德,即作为显学的儒家的仁义礼之德,在老子眼中不是真正的德。真正的德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无为而为,自然而然地作为,没有分别心,既不求诸内,也不求诸外。
德怎么分上下呢?仁义是儒家君子求诸内的德,礼是儒家求诸外的德,在老子眼里都不是德,但儒家认为是德,所以老子就叫它下德,相对地,真正的德,就叫上德。
尚仁者,求诸内,不求诸外,不求回报,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尚义者,有外在标准,这些标准已经内化于心,他们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但实际是求诸外,比如名誉,他人的认可,不被人诟病等等;而礼是制度和规范,完全是人为的,像一个模具,用于约束人们的行为。
03
上德不德(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得),是以无德。
大道之德不是有为之德(即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没有目的),所以是真正的德。仁义礼之德乃有为之德,或内得于己,或外得于人,都是为了避免失去某些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的德。
著名学者高明先生说:“求则得之,为则成之,立善治物,名扬位显,实则得外失内,舍真求伪,似得实失。”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尚)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尚)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合乎大道的德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功利的动机,连无为本身都不是刻意的。
那些追求“仁德”的人,他们做事只是出于爱心,只要自己认为合乎仁,就会去做,不在意对方是什么人,也不在乎别人的毁誉,他们做事不是刻意为了取得好名声。合乎仁则为,不合乎仁则不为。
那些追求“义德”的人,他们做某件事,是因为所做的事合乎义的规范,而且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称许,不被人诟病。
那些尚礼的所谓德行,是要大家遵守礼制这种外在的东西,如果某些人的行为不符合礼制,他们就会去强制执行。
尚道之德乃无为之德,而且不是刻意无为,不以无为为有常。尚仁之德,有意为之,只求内得于心,不求外得于人。尚义之德,有意为之,既求得于内,也求得与外。尚礼之德,有意为之,如果百姓不应声响应,就撸起袖子去强制推行。
04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失义而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
这里老子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认为仁、义、礼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乱世之象。
韩非子是这样解释的:“德者,道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也;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 仁、义、礼离大德一个比一个越远。
整个社会迷失了大道,只能崇尚大德;连真正的大德也不知道是什么了,只好以“仁”治国;仁也无法推行,只能以“义”治国;最后“义”也无法推行,只好以“礼”治国。
何谓“礼”?
《礼·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史记·乐书》:礼自外作,故文。《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老子认为,礼是由忠信推动的,忠信是礼的根本,是社会混乱的元凶。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前识”,即脱离大道的认识,属于人为的臆想,“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韩非语)。老子实际就是指没有道作为基础的仁义礼。追求仁义礼,表面很光鲜亮丽,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谓厚者、实者就是指道和德,所谓薄者、华者,就是指仁义礼。圣人推崇大道大德,而不会推行什么仁义礼。
05
儒家希望通过建立起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来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希望克己而复礼。“克己”就是加强个人的修养,是方法路径,“复礼”是目标导向。
老子认为孔子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劝孔子不要枉费心机,弄不好还会害了自己。
老子把道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将治国之道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德、仁、义、礼四个层次。只有“德”是合乎道的,“仁义礼”都是失道的产物,是不符合道的。
尚德者,无为而为,这个为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分别心,既不求诸内,也不求诸外。
尚仁者,求诸内,但不求诸外,不求社会的回报,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尚义者,将外在标准内化于心,主要是求诸外,比如名誉,他人的认可,不被他人诟病。
礼,是制度和规范,完全是外在的、人为的,具有强制性。
因此,仁义礼就是有为,是由欲望驱动的。仁是自我满足的欲望,义是被社会认可的欲望,礼是加于他人的欲望。
按照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仁义礼”就是“美善”,它们并非天然产生于每个人的内心,而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规范,是后天人为的,被社会认同和推崇。它们就是一种标准,人们用它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博得社会的赞誉,或者避免遭到社会的惩罚。
“美善”是由统治者的利益主导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见这种美善是不可靠的,甚至是有害的。
大凡有一个用于考核衡量的外在标准,很多人就只会对“标”,而忘了那个“本”。因为只要达标,就能获得美名、权力和地位。
老子在道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无为而为,无为而治是老子一切观念的出发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