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习惯去做失败者不爱做的事。他们当然也不喜欢干这些事,但他们让这种不喜欢服从于对自己目标的追求。
(有成就的事情都反人性)
>>如果你希望别人了解你的实际需要,首先要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实际需要,然后据此给予帮助和支持。
(意思是还得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正确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事实会向你证明,这样做会省去你将来更多的麻烦和周折。
(这是指的管理原则)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对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安身立命之地,除非装不下特别狭隘的内心)
>>公众领域的成功并非意味着压倒旁人,而是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探讨,一起实现单枪匹马无法完成的理想,这种成功要以知足心态为基础。
(指的就是共享发展成果,而非一人夺取胜利果实。)
>>一个诚信、成熟、知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用到什么技巧。
(身正,不令而行,心还不累)
>>你对双赢的态度越坚持,越真诚,越积极,越投入,你对他人的影响力就越大。这是对人际领导能力的真正考验,它超越了交易式(Transactional)领导的范畴,升华至转换式(Transformational)领导的层面,后者能让个人和关系发生转变。
>>我可能会“恶意服从”——依你指示行事,但绝不多做,对结果毫不负责。
>>其实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放手,让有责任心、积极处世以及具有自我领导能力的人独立完成任务。
>>真正的双赢协议是双赢模式、双赢品德和双赢关系的产物,它以相互依赖的人际交往为对象,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双赢必须有相应体系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而且所有体系都要建立在双赢原则的基础上。
>>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源于体系,而不是人。再好的人置身于一个糟糕的体系中,也不会有好结果。想赏花就要先浇水。
>>双赢赋予个人明确的任务,说明预期结果、指导原则和可用资源,个人要对结果负责,并完成自我评估。双赢体系要为双赢协议创造有利环境。
>>我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路径。
>>知彼解己——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匆匆忙忙地下结论,以善意的建议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诊断,深入了解一下问题的症结。
>>首先你要有能让他人信任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Empathic Listening)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
很多人在这点上就有很深的误解,结果用别人感动了自己。
>>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你的移情聆听等于是给了对方“心理空气”,满足了对方这个基本需求后,你就可以着重于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了。
>>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是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的你会变得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很矛盾,因为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即真正理解对方。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Autobiographical Response)的倾向: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你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我的则是一片荒芜。
这句话读起来莫名的悲凉
>>我们感知会非常不同,而且从小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所当然地认定某些事实,当别人不这么认为时,就会质疑他人的性格或者精神状态。
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认知差异
>>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会产生新的见解。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天性使然,改造谈何容易。
>>让他们少一些防御意识、针锋相对和自私自利,多一些坦诚相待、相互信赖和慷慨大方,少一些自我封闭、自我防御、玩弄权术,多一些仁慈爱心和关心同情,少一些占有欲望和主观臆断。
>>右脑主管直觉、创造和印象,左脑主管分析、逻辑和语言,只有左右贯通,整个大脑才能发挥作用。换言之,我们自己的左右脑也需要统合综效。大脑的这种构造十分适合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生活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
所以有人说人的右脑比左脑聪明,就是无稽之谈。
>>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客观,别人都有所偏颇,其实这才是画地为牢。反之,虚怀若谷的人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而乐于在与人交往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重视不同的意见,因而增广见闻。
>>每件激怒我们的事情都能成为让我们理解自己的契机。让我们最烦恼的人也往往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凝聚团队是进步,共同合作是成功。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否则,凭运气获得的钱,还是会靠实力败出去。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对自己投资,对我们用来处世和做贡献的唯一工具进行投资是我们在一生中做出的最有效的投资。我们取得成绩的工具就是我们自己。
>>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
>>耐力、韧性和力量。
>>当你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混乱,尽情享受过大自然的和谐与韵律,再回到城市时会感到耳目一新,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能够干扰你或让你惊慌失措,直到外界的喧嚣混乱再次侵蚀到你内心的静谧和安详。
找到了上一段时间班就莫名烦躁的原因了
>>动机不正,诸事便不顺。
>>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
>>我极力推荐大家从每个月读一本书开始,然后每两周读一本书,接着是每周读一本书。“不读书的人跟文盲没什么两样。”
>>磨砺心智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写作。通过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明晰、准确和连贯。如果能够在写信的时候与他人深入交流思想、感受和理念,而不是肤浅地停留在事物表面,也有助于我们提高思考、推理和获得他人理解的能力。
>>有人说,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将帅的运筹帷幄。前面说到的身体、精神和智力这三个层面的“磨刀”过程就是我所谓的“每日个人领域的成功”的实践过程。我的建议是每天“磨刀”一小时,身体力行,坚持不懈。
>>“我知道,咱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不如先交流一下意见,直至找到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法。你觉得如何?”多数人都会点头同意。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必须包括天性中的所有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学会安静、沉思和在沉默中生活。
>>不断磨刀,每天花时间在四个方面让自己休整更新: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
>>在关键的人际关系情感账户中存款,向与你关系密切的人追加存款。家庭中的成功与和谐要高于其他一切。
>>花更多的时间于第二象限(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务。判断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并为之努力。对于位于第二象限之外的事务要敢于拒绝,必要时要授权他人,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要有耐心。
>>理解原则与价值观的区别非常重要。原则是外部的自然法则,最终会控制我们的行为后果。价值观是内在的、主观的,是指引我们行为的最强烈的感觉。希望我们能重视原则,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实现眼前目标的同时,为未来取得更了不起的成就打下基础,这就是我对“效能”的定义。
>>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只有负责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