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得坚强

作者: 职心眼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5:58 被阅读45次

    文 / 董小琳

    一群妈妈们凑到一起,离不开孩子的吃喝拉撒……这些事情。

    “每天都端着水求着他喝。吃饭也不让人省心,喂一口跑了,还得追着喂……”

    “我也不想呀。但是不追着喂,孩子万一食水不周,生病了,怎么办?”

    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又似乎没有办法改变。

    “我婆婆说,她那时也这样。等孩子大点了,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吗?

    等上学了,不用追着喂饭了,又该追着写作业了。

    等毕业了,不用追着看成绩了,又该追着找对象了。

    等成家了,不用追着婚事了,又该追着要孩子了。

    ……

    这还有头吗?

    我们团队里,有位小伙伴人称“十万个为什么”。不是说他特别好学,而是任何工作,他都要去问别人:我该怎么做?

    看着他,我突然想起了那些“被”追着喂饭的孩子……

    一个养育中的小动作,竟然影响了孩子今后的生活方式,甚至成长轨迹。

    看来,不认真解决是不行了。

    今天的书,叫《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作者是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的美国知名教育工作者——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常年与家长及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朱莉博士对现代父母过度养育的问题体会深刻。因此在这本书中,她呼吁家长们要摆脱过度养育陷阱,并且依据多年的教育经历,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改善方式。

    如果你也有过“追着喂饭”的经历,不妨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为什么会过度养育?

    正如前文所说,大家都知道“喂饭”不好,但又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影响发育……

    说到底,一切源于我们心中的——

    当我们第一次把自己的小宝贝抱在怀里,低头看着那粉嘟嘟的小脸蛋时,会控制不住地发誓:从此竭尽所能地帮助TA走上未来漫长的人生旅程。我们遍历过的世事维艰,不想再让孩子们经历,只愿TA能,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但,愿望毕竟是愿望,每个人都不会成为王子和公主。

    我们因为怕孩子经历失败,而做出的每一份代劳,都会为他今后的日子,埋下成长的隐患。

    爸妈们挡在孩子和世界之间,亲自充当保险杠和护栏,好像只要我们在场,孩子就有了十足的安全保障。

    而你,又能保护他们到什么时候呢?

    因此,要改变过渡养育,首先要做的是——克服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

    独立思考——孩子的最好礼物

    也许有小伙伴会说,我没想过那么多,只是觉得孩子还那么小,帮TA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然后慢慢地,就习以为常了。

    没错,在行动上帮助孩子一次不算什么,但隐藏在行动背后的思考,你察觉到了吗?

    一个场景,你带着宝贝在公园里玩。他看到另外一个小朋友的玩具,特别喜欢,就对你说:“妈妈,我想玩那个。”

    你会怎样回应?

    “回头妈妈也给你买一个。”

    “那有什么好玩的,家里不是有差不多的吗?”

    “来,妈妈带你去和他一起玩。”

    ……

    虽然说法有很多种,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在替孩子做出选择,告诉他——你应该如何做。

    那又应该怎样说呢?

    作者在书中,将养育方式分成了4种,分别是: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和权威型。

    很明显,要做到不“过度养育”,就要成为“权威型”家长。

    他们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并坚持目标的达成。同时他们也温情脉脉,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学习的目的,他们跟孩子讲道理,与他们平等沟通。他们给孩子充足的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从书中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将权威型家长总结为:

    不放松要求

    与孩子积极平等沟通

    让孩子自己思考,做出决定

    那么,回到刚才的场景,权威型家长该怎样回应呢?

    “宝贝,你是喜欢那个小朋友的玩具吗?”

    “嗯嗯。”

    “那你觉得怎样能玩到它呢?”

    “我不知道。”

    “那你就是放弃,不想玩咯。”

    “我不,我想玩!”

    “可以试着想想看,能有哪些方法呢?”

    “我去和他一起玩……”

    “嗯,是个办法。那要不要去试试呢?”

    “我不敢……”

    “为什么不敢呢?”

    “他万一不同意,怎么办?”

    “欧,因为这个。那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他不同意,你会做什么呢?”

    “回来继续打滑梯……”

    “对呀,你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对吗?”

    “嗯嗯。那妈妈你跟着我一起去,好吗?”

    “好的。但说好了,我只站在你后面,需要你自己去和小朋友说哈。”

    以上,是我和儿子之间的一段真实对话。

    从那次以后,儿子每次遇到问题,几乎都会自己去想该怎么办,而不是第一时间向我求助。

    更重要的是,我把思考的自由,还给了孩子。

    好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权威型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首先,用对话代替行动。孩子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引导,而不是帮其做事的保姆。

    然后,从孩子的视角观察问题,引导他自己提出备选方案。

    最后,鼓励并支持孩子尝试行动。必要时,可以一起去做,尽情享受属于你们的亲子时间。

    过度养育,就像是家长钻进了孩子的大脑,替他们思考判断,警惕着各种来自外界的威胁与失败,却还误以为——这就是爱。可知,只有不断试错与失败,才会带来成长。而越俎代庖的做法,只能让我们的孩子失去思考能力,失去成长机会,成为成人世界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通过今天文章中的:

    克服内心恐惧

    引导独立思考

    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不怕风吹雨淋而坚强的心,成长的路也才会更加坚实、宽广。

    这,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相关阅读:

    没有试错,何谈成长?3个方法,助你有效提升试错力

    —END—

    天津首位拆书家

    拆书学院签约领拆

    得到APP签约作者

    《中国家庭报》专栏作者

    如果感觉文章对自己有用,请留个“喜欢”再走吧 ^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得坚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mw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