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作者: 百合花王梓诺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21:41 被阅读0次

赤壁之战大约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一场战争。说起三国,很少有人不知道赤壁之战的。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虚构成分最多的就是这一部分,但是写的最精彩的也是这一部分。

在建安十三年后,赤壁之战打响了开始的号角,曹操在打败袁绍……等人后,统一了南方,然后曹操决定南下,并想一举统一了南方,可是曹操真的是太骄傲自大了,她还会成功吗?请看下面的故事……

曹操想要占领江东吴的地方,所以他率兵南下,想要夺取东吴,东吴将领孙权率领兵隔江对峙,曹军失败了,所以曹操铁锁连船,可是曹操的军队在战争中感染了很严重的传染病,但是曹军染病这点,在关于赤壁之战的分析中,没有给予足够大的重视。事实上,这样的一个细节给曹操带来了非常致命的打击。(从曹操军队到南后,好像是因为水土不服,一直呕吐不止,但是都没有重视,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因为黄盖知道了曹军已经大面积的感染了某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失去了强大的战斗力,而且他们已经战败了一次了,没有太强的战斗力了,反而削弱了不少,而且又犯了战舰相连的错误,所以黄盖这才提出放火的建议。

(周瑜然其计,于是黄盖诈降纵火,曹军大败。)据说那天黄盖准备了战舰十艘,都装满了稻草,又都交上了油,并且蒙上了篷布,插上了旗帜,浩浩荡荡地驶向了北方的岸边,曹操的部队都跑出来,伸长了脖子观看,都在指指点点的嘲笑的说,黄盖来投降了,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黄盖的船时过来以后,竟然却是一齐放火。当时,正好是东南风,吹的也特别有劲,所以火势一直蔓延到了曹军所处的岸上。曹操的战舰和军营全部都着火了,顷刻之间“烟炎张天。”曹操的军队,有的被火烧死,有的被河水淹死,人仰马翻,曹操只好撤退。撤退之前,大约又把剩下的船也烧了。所以曹操这次的败退特别的狼狈。

黄盖在这场战斗中,是一个非常有勇有谋的人,他为周瑜献计,并且他自己去火烧赤壁,他真的是很机智。先去假装诈降于曹操随后来到的却是一场大火,真是聪明绝顶。一般人肯定不可能像他这样在战争中还能如此的机智,理智。

我想来跟大家说一说曹操失败的原因:一是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漂漂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象此前管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也没有精心安排细作到江东去探听军情,反而疏于防范,让孙权的耳目三番五次的混进军营刺探消息。

曹操最为疏乎大意的就是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刘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这里表现出了:曹操被胜利充混了头脑,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在战争的指挥策划中显得心浮气躁,从而导致了大败,他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可见曹操由于一时的疏乎大意,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曹操的自大还体现在他不听劝告上,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狼狈的从华容道逃跑,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开始后悔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其实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力谏曹操不宜南下,因为当时时机并不成熟。有一本书:里面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饷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不可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而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

二是曹操军队组成混乱,不习水战。曹操的军队从北方而来,大多不习水战,而且组成混乱,其中既有原来袁绍部队的军士,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军,也有中原平定徐州时候的投降部队,还有平定荆州时收服的投降部队,更有曹操早期镇压黄巾军时投降的黄巾军,真正属于曹操嫡系部队的本来就不多,而且这些各种背景的部队被曹操纳入编制后还没有认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加以统一,内部纷争矛盾众多。

更为重要的是曹军不习水战,他的军队组成绝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船上作战,其中唯一善于水战的部队是是荆州被迫投降的水军,而这些人军心不稳,战斗力大为削弱。也正是这个原因,周瑜等人才请出凤雏庞统,前往曹营献“连环计”,建议曹操将所有战船用大铁环连成一体,这样就组成了牢固的犹如陆地的水上战场,陆军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曹操由于求胜心切,又没有水上作战的经验,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缺乏研究,因而没有进多的思索例采纳了庞统的计策,为战斗失败埋下了伏笔。当身边的谋士提醒曹操当心对方用火攻时,曹操不以为然,以为当时乱北风,对方不敢用火。岂料战斗打响时,风向突然逆转,乱起了东南风。

更为不幸的是,当天还有大雾,当黄盖带领二十余艘船只前来“投降”时,曹操根本看不清船头的士兵乃是稻草扎成的,而且船上洒满了硫磺,当他看清真相时为时已晚,烈火顺风冲进曹军绑在一起军营中,立刻就让曹军乱了阵角。还有就是说:“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可见当时的惨状。

三是曹操军队在战争中感染了传染病,这一点在诸多关于赤壁之战的分析中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这一细节给曹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部队到达南方后,由于水土不服,很快就出现呕吐疾病等现象,曹操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件事情,面是继续坚持对孙刘联军做战。《三国志·周瑜传》云:“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可见,孙刘联军准备停当,合力与曹操决战,但第一次交手曹军就遭败北,而这其中曹操军队已有疾病是主要原因,于曹军只好退回江北,驻扎下来。《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可见在曹操参与赤壁之战的过程中,疾病一直伴随着曹操的部队,让曹军发挥不出水平,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士兵不仅病了,还死了不少,这就更说明这次疾疫是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失败的原因,我的赤壁之战就到这里吧。

相关文章

  • 李鹏飞讲“三国”6

    91 赤壁之战 这一讲讲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之前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诈降,火攻为这次的赤壁之战埋下了伏笔。赤壁之战是...

  • 从《赤壁》看小乔 贤妻是怎样炼成的

    曹操因赤壁之战,损失20万余兵力,永不南下;孙权因赤壁之战,巩固海上霸主地位;刘备因赤壁之战,得荆州而以建国。因赤...

  •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留下了无数的故事,赤壁之战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个。赤壁之战发生在战火纷...

  • 阡陌出行网约车三国之-三足鼎立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利,未能统一全国。赤壁之战...

  • 赤壁之战

    赤壁,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军事要地,世世代代都有人抢这个要地,因为从赤壁顺长江而下,可以轻轻松松的拿下下流的其他城...

  •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战役,也是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著名历史故事。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有我们小组来写...

  •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简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

  • 赤壁之战

    曹操在收降了荆州的刘琮后,就将目光投向了觊觎已久的江东。孙权被曹操带有侵略之意的书信搞得心神不安,在迎战和...

  • 赤壁之战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今天,要跟大家来讲讲赤壁之战,一说到三国,可能很多人都要听...

  •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在这《三国演义》之中被描绘的虚伪占成分八九份的战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赤壁之战,直接导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赤壁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p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