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讲道理,只共情
早晨,妈妈为欣欣准备了牛奶,可欣欣就是不愿喝。
不耐心的妈妈可能立马就恼了,但欣欣妈妈没有,她坐在欣欣身边说:“看得出来欣欣不喜欢喝牛奶,妈妈理解你,我小的时候也不喜欢。”听到这句话欣欣的抵触情绪减少了很多。
这时妈妈又问:“那欣欣为什么不喜欢呢?”欣欣回答:“因为它没味道,我喜欢喝酸奶。”妈妈这时明白了,孩子不喜欢喝牛奶,仅仅是因为觉得它的味道不好而已。
“哦!是这样啊,那妈妈在牛奶里放点蜂蜜,牛奶就会变得好喝很多,要不要和妈妈一起喝?”欣欣开心地点点头。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时,喜欢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强加给孩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灌输“教育思想”的机会。忽略原因,一味给孩子讲牛奶的好处,估计讲到菜都凉了,孩子都不愿意喝。
聊天时,保持中立的态度,理解共情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沟通才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解决问题。
二、给孩子可供选择的方案
周末,壮壮一家准备去爷爷奶奶家做客,准备出门了,壮壮还在磨磨蹭蹭,爸爸喊了好几回,壮壮依然在客厅里来回游荡,似乎忘了自己要出门这回事……
壮壮妈妈说:“宝贝,我们还有10分钟要出门了,你是先换衣服,还是先收拾好玩具?”
壮壮这才反应过来,说:“爸爸妈妈等等我,我把玩具收好再穿衣服出门!”
想想,如果只是催促孩子“快点啊!你咋这么慢?大家都在等着你呢……”孩子只会觉得很烦,觉得这是讨厌的“咒语”,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
家长在碎碎念之后,孩子根本不知道重点在哪里,行动力自然降低。如果,当家长把“穿衣服”和“收拾玩具”这两件事情让他选择的时候,孩子便接到了一个具体的指示,接下来他才会有动力去做该完成的事情。
三、别问空洞的问题
放学了,一接到孩子,妈妈就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啊?”
孩子回答:“还好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笑笑妈妈不一样,一接到笑笑,她说:“快一天没见到我的笑笑了,妈妈好开心啊。”接着抱了抱笑笑。
见笑笑情绪不错,妈妈继续说:“笑笑一天在学校辛苦了,除了语文数学课,你们上了其他什么课?”
笑笑:“有,我上了体育课。”
笑笑妈:“那体育老师都教了你们什么呢?跑步?跳绳?”
笑笑:“都不是,老师教了我们立定跳远。”
笑笑妈:“我也好想学哦,你能教教我吗?”于是笑笑开始给妈妈讲立定跳远的技巧和规则。
孩子在学校可能会上各种课、和同学玩各种游戏、和同学聊各种话题……但是这里有有趣的事情也有无趣的事情,当家长问“怎么样”如此笼统的问题,孩子根本不知道挑哪件事说,就只好笼统地回答了。
而当聊到具体的活动时,孩子的话匣子便被打开了,孩子还有可能把今天所学到的东西都说给你听,也许比你预期的还要多,因为他觉得自己遇到“知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