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获:对待学生,我教的是初中,对待儿子,我是一辈子的老师。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不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整齐划一,迅速出炉。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学习实现自我。我认为只有自由了,人的精神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是教人求真的事业,如果教育在“真”上失守,如果连学校和教育者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又怎么有资格谈育人呢?哲人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真理面前,所有的东西都要为其让道。然而,反观学校,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在教人求真呢?特级教师陈文带给您他对“真教育”的思考。
1
放眼现在中小学校里的教育生态,不得不承认: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中,伪教育、假教育和反教育的情况还真不少。具体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唯上而教。
几十年来,由于教育行政化倾向严重,不经思考,迷信权威,不按教育规律办事,这方面的情况比比皆是。
今天中国的中小学校园里,各种唯上、跟风的标语口号,各式花样翻新的研究课题,各种千奇百怪的“xx教育”,都被以教育的名义定格在学校显著的位置。
有的地方更是口号月月改、理念年年换,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这样的“常换常新”,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二是假名而教。
比如以“民主”名义施教。据报道:河南省洛阳市某中学初一班,生物老师发起“民主投票”强行劝退学生。
比如以“树榜样”名义施教。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中学给成绩优秀的学生穿红色校服,普通学生穿蓝色或白色校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典型的反教育行为。
三是趋利而教。
看看某些学校高三教室里的励志口号: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这些学校已经陷入十分典型的“囚徒困境”,这种明显的功利教育使得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无人能够逃脱困境。
2
所有的伪教育、假教育和反教育行为都披着“为学生好”的外衣,那么,学生是否领情呢?
大家是否记得这么一件事:在南方某中学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上,被指定上台演讲的学生悄悄换掉已经学校把好了关的稿子,上台后发表了一段抨击中国教育的演说: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没有一个诺贝尔奖是接受中国教育而获得的,泱泱大国,亿万学子,能不含羞?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算考上大学又能如何?找到工作又能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都在争取什么呢?都变成了什么人呢?如何树立远大理想?请先给我们以自由生活,请先还我们快乐成长的时光!”这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演讲震撼了在场的3000多名师生,随之波及全国。
虽然该生的演讲带着情绪,显得不那么理性,对某些问题的分析也不是很客观,但是孩子的演讲至少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教育虽然苦口婆心、兢兢业业,但是并没有走入学生的心里,学生对于教育的好心并不领情。
我想,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因为教育不努力,而是我们走错了方向。方向不正确的教育其实就是在迫害心灵。
3
恕我不能对当今教育领域里出现的这些奇葩一一列举。我只想说,学校要求真、向善、尚美,学校要是一个非常纯净的地方,是一个最不能作假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允许假的幽灵游荡,那么,整个国家将会戴上狰狞的面具。
可如今,校园里作假的事情不胜枚举:校长为了迎接上级名目繁多的检查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作假;老师为了公开课、展示课的完美效果伙同全班学生作假。假的东西在校园里大行其道,规则意识退避三舍,道德力量苍白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是这样一种人,他竭力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在他们所关心的一切问题上都得到真实的答案,以便他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没有徘徊和失望。”
面对教育家的谆谆教诲,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过往在教育过程中的所为,在“真”“实”“慢”上下功夫,不让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陷于徘徊和失望。
4
教育应该下真功。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内涵!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都必须有办真教育、真办教育的意识。尽量不当伪教育、假教育的帮凶,不被功利“围猎”,尤其不能教孩子去说他们还没有理解的词语。否则,那些为人们视为神圣的东西会因此而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谈。
做教育能做的,做教育应该做的。让校园里弥漫着求真、向善、尚美的氛围,让每一项措施都能符合学生成长的需求,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作为教师,要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课堂内外展示自己的爱憎,展示自己健全的人格情感。以爱育爱、以真示真。不说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不说自己还没有理解好的话,更不说反人道、反人性的话。
通过真氛围的营造、真情境的设置,彰显道德的力量,让教育真切地发生。
教育应该有实功。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在当下的小学课堂里。今天的学生是什么样子明天的社会就是什么样子。因此,培养人的事业最需要实实在在,最忌讳花拳绣腿。
作为教育者,面对一群身体正在发育、性格正在形成、知识正在长进、智慧正在生成的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出实招、求实效。不让学生经常去空论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的心灵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具体到教学工作,课前,应该详细地了解学情,扎实钻研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领会课标精神,掌握教材体系。然后怀着朴实感情走进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起落实好知识点、能力点。面对学困生、德困生,平等地、平实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交流沟通,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教育应该用慢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不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整齐划一,迅速出炉。养育孩子,就得像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用心栽培,不能心急。而且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种植方法。
这段话给我们两方面的启发:一是面对一个自然人,要把他变成社会人,我们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能有拔苗助长的做法。只有依孩子的成长规律而行,学会等待。把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因为童年应该是人一生的快乐高地,是人生乐观精神的发祥处。一个人连童年都不快乐,还能期望什么年龄更快乐呢!一个社会连孩子都不快乐,都不幸福,那这个社会运行的根本目的何在呢?
二是面对一个个家庭背景不同、脾气性格各异的孩子,我们应该从孔夫子那里获得智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希冀于一蹴而就,不幻想于毕其功一役。
让教育在校园里真实而长久地存在,最大限度地剔除伪教育、假教育和反教育的成分,应该成为教育人一项迫在眉睫的神圣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