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一年我一个亲戚闲着。突然来了个想法,可以让我表哥介绍同学给我当对象。当时我表哥的妈妈,也是我姨,来了一句,那啊螺都没有正式工作,人家会嫌弃。我立马觉得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不是编制就不能找对象了。那会儿也不需要处对象。
我有一同级的男同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干的挺好的,还攒了不少钱,可是不知道怎么想不通就决定辞职。回四五线城市,然后一回家就自己租了铺面。然后他的父亲就非常反对,有一天,我见到她母亲,她母亲说他已经把自己关家里一段时间了,让我去找他聊聊。后来见到了他爸爸,他爸爸的意思是大学毕业就应该回乡考个公务员当当。哪怕自己出钱给他买个小车上班,这样体面点。
后来他自己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跑到离家很远的一个小县城创业了,据有常和他联系的同学背后鄙夷说他普通话都不咋地,英语语文也敢亲自教。这位说他坏话的人我觉得人品不咋地,还跟我说是兄弟。看着人家同学混得不错不是应该开心吗?
还有一个同级的同学,在本地一个企业上了两三年班,后来也是考上了村官辞职走了。到另一个县城去做扶贫工作,我记得去年遇见一个自己创业的同学,当年自己也是从外省回老家参加公安系统选拔考试,住了5天宾馆看书复习。后来进入面试,因为面试的题目没有培训过直接放弃了。
这几年,因为编制内的岗位竞争特激烈,而多少人去考编制是为了实现理想还是为了工作体面。这个不得而知。
那些追求编制的人,一是家族里就没有享受过体制的待遇。二是认为体制内,有公积金实现买房子容易点,三是铁饭碗,以后退休养老生病有保障。四是处对象和回家乡觉得体面。小城市的人眼里只看到这点权势。或许是我格局小了。
其实如今这个社会,稳定踏实的工作好处是不会有失业的风险。所以很多高学历的人现在都在往编制内挤。越来越内卷。宇宙尽头是编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