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屡屡出现在畅销书排行榜和推荐名著书单上,豆瓣上评价在9分以上。这无疑是一本很受欢迎和推崇的书。没参加工作时,我是读过这本书的,当时年轻,只懂大概,不解深层含义。最近,人到中年,又重读这本书,不胜唏嘘,感触很深,所以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这就是这本书名字的由来。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安稳富裕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妻子漂亮,儿女健康。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四十岁时,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这时的思特里克兰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德克-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食不果腹,贫病交加,画家德克救了他,他却放纵画家的妻子布兰奇对他的爱,让原本讨厌他的布兰奇爱上了他,和她在一起后又抛弃了她,导致了布兰奇的自杀。
后来,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在斯特里克兰的后半生里,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
一个中年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抛弃了一切,去画画。这本身就让人不能理解。而斯特里克兰的回答真让人叫绝,他说:我告诉你我必须要画画,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一个人落到水里,他如何游泳,姿势好看难看根本没有关系,他必须挣扎出水,否则就会被淹死。
为了他的理想,他对一切人和物都毫不在意。衣食住行只是为了不饿死而已,女人也只是他欲望的一个出口,他厌恶她们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
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与小说不同的是中年以后学画画的高更获得属于他的荣誉,一家团圆。因此,有人质疑斯特里克兰的出走是满足毛姆个人的虚拟的满足。倒不如说,每一个中年人的心里,都幻想着有这么一次为艺术、为理想的出走。
更确切的说,是对现实生活不满,自我意识觉醒的中年人的幻想,尤其是内心向往艺术追寻自我的人的潜在的因子,而毛姆只不过是把它写出来,呈现在了大众的眼前。
思特里克兰斯开始也在刻板规矩的理性节奏中生活了多年,然而他不久发现在这种平静的生活秩序中他渐渐耗尽了自己的才华,精神上也丧失了活力,创造性日益萎缩。于是他走向了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放任非理性意识的泛滥,用野蛮、原始、毫不留情的生命力量冲击着生活表层的理性秩序。他正是在孤独中仿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走斯特里克兰的路,这意味着与理性与社会一般秩序决裂,更何况也不不是所有人的出走决裂都能成功。(这又世俗了,斯特里克兰压根就不在乎,他只想画画)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如果你只要月亮,那你会饿死;如果你只要六便士,那么你一定会活得庸俗;如果你想月亮与六便士两手抓,那你又会陷入这样一个困境——月亮你够不到,六便士你嫌少。
所以,要么像斯特里克兰一样勇敢的抛弃一切的追求理想。要么像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在现实中世俗而聪明的活着。而最痛苦的活法就是月亮与六便士都想要,最终要么妥协于某一方,要么只能毁灭。
斯特里克兰的半生出走,是否是成功的,各有看法。从艺术上来说,可能是。毛姆对成功下了定义:“取决于你对生活赋予了什么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取决于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这样的成功不可复制,毛姆的作品中对理想艺术和现实矛盾的探索也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究竟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该如何定义成功,要看自己的心之所向。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写到: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惶,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
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
而唯有文字和书能留下痕迹,跟随我的脚步,听风一样的吟咏书中精华,获得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