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世界
就象一个垃圾场
人们就象虫子一样
在这里边你争我抢
吃的都是良心
拉的全是思想
你能看到 你不知道
你能看到 你不知道
我们生活的世界
就象一个垃圾场
只要你活着
你就不能停止幻想
有人减肥 有人饿死没粮
饿死没粮 饿死没粮
饿死没粮 饿死没粮
有没有希望
有没有希望
有没有希望
有没有希望
有没有希望
-- 何勇《垃圾场》
问题在于什么人建立了这个垃圾场?为什么他们有权力按他们的意志设计这个世界?怎么才能把世界改造得不只是一个垃圾场?就像The Matrix并不是生活在里面的人建立的。
导演的才华并不在于构建了一个虚构的世界,而是在于比较成功的描述了一个现实世界。就像克瑙斯高的《我的奋斗》一样,放弃了构建一个想象,而是忠实于现实的每一个细节。
但是这种电影吸引人看的必要条件是“现实世界”本身很魔幻,是由有权力构建现实世界的那些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设计的。而电影里想象中的“满洲里席地而坐的大象”,它的作用只是提醒观众去思考,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现实,因为身处别人设计的所谓“现实世界”时间久了,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它是唯一的,“真实”的。这也是人们麻木冷漠的根本原因。甚至会自己去寻找一些麻醉自己的方式,比如电影里人们的一系列行为:言语和行为暴力,欺骗感情,互相伤害,包括想象出一个席地而坐的大象,就像矮大紧说的诗和远方。而这些只是构成了一面镜子,反射出来的还是“现实世界”的魔幻和虚无。
对于人生真实的痛苦和虚拟的快乐,片中不同人物间的关系和对白叙述的很清楚,只剧透一段:“你很舒服吗?”“你这些表象都是你经营出来的”。。。“我就看着你呀,我每天看着你呀。看你怎么展示自己,看你滑雪,潜水,过中产生活。你好好看看这儿。装什么中产生活呀。”
另外,老人院那段让我想起Bukowski的诗《Hell is a lonely place》.
回国这几年,对比国内国外,就像今天前面的朋友圈评论科学家成长到诺贝尔奖所需要的环境。国外的现实世界给人“孤独”的环境,也留给人很多构建自己想象中世界的空间和养分。国内的有趣之处是在于现实世界就很魔幻,虽然很难有空间和养分鼓励你追求自己的想象,但是描述和记录中国的现实世界本身就很有趣。
同时,设计现实世界的那些人有意无意的鼓励大家沉迷于各种虚拟世界,比如游戏,真人秀,小鲜肉,修仙魔幻,也是为了转移大家对现实世界的注意力,同时以明知道是虚拟的虚拟世界为对照,让人想当然的认为现实世界真的是现实世界。这样就能让大多数人不会怀疑现实世界其实也是个虚拟世界。
最后,看完还是希望导演能活着,即便20几岁就看透这种虚无,但是并不妨碍努力做出改变,至少发现人生跟打游戏没本质区别,也不影响享受这个打怪的过程。多拍几部还可能让更多人明白现实世界的虚拟性。
P.S: 片尾的石家庄北站很多经常出差的人也没去过,我在那里坐车去过衡水,只有绿皮车。
致谢:
终于看到了,感谢36氪的Yan大记者和国展的local王姐姐帮助我找到片源。全北京东北边的DVD店,目前只有一家店有货源,但国庆期间已经断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