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作者在文章里说,“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我还是挺吃惊的,没有想到作者有这样的世界观。在我的心目中,作者是一个“堂上文人”。他说,“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意识,逼仄的多了。”
他的这两句话,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了许多。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书法厚重畅丽。用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的滚滚滔滔。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心胸湫隘。逼仄。端庄与顽泼,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朗声悲抒。仙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眼界宏阔,意向纷杂。现代派的意韵。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秋天的辞章。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他心底的几丝悲壮!衣冠尽卸,赤膊裸呈,挥汗不迭,气喘吁吁。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脉,拿来统摄全盘,总是霸道,总会把它丰富的生命节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还牙,举着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统的霸座进发,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是历史,是空间,是日夜的洪波,是洞庭的晚风,把它们堆涌到了一起。开放近怀。飘忽瑰艳的神话。飞动的裙裾和芳芬的清泪。心旌缭乱,不知定夺。鳞次节比。神秘的浓雾。只愿在心中保留着一个奇奇怪怪的洞庭湖。都隐匿着无数似真似幻的传说。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来活一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