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他打交道好几年了还依然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他专收废旧纸箱及其它废旧纸质包装物。我经营内衣少不得有废旧纸箱和废旧内衣包装盒,因此我与他打交道也仅限于这些废品的卖与买上。自然的,我存他的电话号码时在姓名那一项上就这样写“收废旧纸箱的”
“收废旧纸箱的”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我原本以为对他很熟识,可一旦提笔想描述一下他的时候才发觉我对他的熟识比到我店里匆匆消费一次再不曾光顾的顾客强不了多少,所以脑子里一片模糊,只有一个大致印象:个子不高,瘦瘦的,黑黑的,好像一年四季都穿着一件灰扑扑的中山装。不过,他有一样东西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他盛钱的脏兮兮的塑料袋。我想这个塑料袋大概自他从事这个行当以来就是他盛钱的家什吧,早已像蒙了一层脏兮兮的东西,失去了它原来的颜色。结账的时候,他总是从他灰扑扑的上衣内兜里慢慢掏出这个塑料袋,慢慢地从塑料袋里拿出该付的钱,之后再仔细地把塑料袋钱包卷好放进内兜里。我总觉得那个塑料袋钱包于他而言有太多的艰辛与不易,承载太多的生活重压。而他好像却不以为意,慢悠悠地做着一切事情:慢悠悠地在我的店所在的商城打转;被哪位店主叫住就慢悠悠地收拾这店里的废品;干累了就找个不碍事的地方慢悠悠地抽支烟;偶尔,上午会在炒皮儿摊上慢悠悠地吃碗炒皮儿,还慢悠悠地啜口酒。总之,他的不急不躁显示着他过的很惬意而绝非让人一见他那个塑料袋钱包就让人觉得他有多么沧桑。
所谓隔行如隔山,我不清楚他干这一行每月究竟能收入多少,只是凭直觉认为他每月的收入也不会很高吧。大家也许会想:一收废纸箱的收入再高能高哪去?其实不然,小生意往往有大赚头。当然这大赚头会赚得很辛苦,会忙得不可开交。这位“收废纸箱的”似乎并不怎么忙。他为人实在,在称上不缺斤少两,收纸箱时随行就市不随意压价,所以很多店主都愿把废纸箱废旧纸质物及其它废品卖给他。而他只收废纸箱类的废品其它废品一概不收。他在商城里稍稍转一转就收满满一三轮车废纸箱类的废品,之后卖到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离商城倒也不运,一收一卖很快就倒腾一趟,也就是说他很快就挣了钱。他有这么多客户给他提供废品,如果什么废品都收,如果他一天多收几趟,那么他的收入一定很可观。可他往往一天只收一趟就不再收了。有些店主见废品实在积压的多了只好卖给其他收废品的人员,也就是说他少挣了一部分钱。有时我想他太懒惰了,有挣钱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只有挣了钱才不用总是常年穿着那件灰扑扑的中山装,塑料袋钱包也可以换成一个像模像样的钱夹了吧。有次我问他为什么不什么废品都收,为什么一天不多收几趟,那样挣的钱不就可以多一倍或几倍吗?他点了支烟,慢慢地吸了一口,慢慢地说:“世上的钱恁多,忙死累死也挣不完。忙死累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能活的舒坦?既然这样那就慢慢挣钱。慢慢挣钱挣不多,挣不多就慢慢花呗,够吃够喝就行。”说这话时烟圈慢悠悠地从他嘴里飘出来,一如他慢悠悠地啜口酒,怡然自得,物我两忘。
那一刻我忽然有了一种认识:要想享受生活首先得放过自己。沏一杯茶,慢慢地等待茶叶舒展开来飘出茶香。等待的同时不防静听栀子花开。如此,心底也会开出花来。一个心中开满鲜花的人怎么会不知道生活的美好?比如这位“收废纸箱的”慢悠悠地吐着烟圈,心底一定有一朵美丽的花在绽放。所以他生活的很惬意,从容不迫。那个变了色的塑料袋钱包只是一种简单生活的象征,并不说明他日子多困苦。倒是我看问题太肤浅,把生活的真谛附着在外在东西上。所以我总是让自己很劳累,让自己赶快多挣钱。因为我认为只有有了钱才能买到享受。而其实赶快多挣钱的劳累早已冲淡了多花钱买来的享受,真是得不偿失。那么我也让自己慢慢挣钱慢慢花吧。只有慢下来我才不是生活的匆匆过客,才能欣赏人生旅途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