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读书大果贝拉老师情商育儿干货集
理解孩子行为(一)|什么样的行为需要管教?

理解孩子行为(一)|什么样的行为需要管教?

作者: 大果情商 | 来源:发表于2021-05-30 22:04 被阅读0次

    当孩子向前走去

    当孩子践行着自信、勇气、友爱、自控和独立时,那不是绘本里、动画片中别人的故事,那是他们自己正经历着的故事……

    1

    上周天津一中学老师痛骂学生的音频火了。很多网上的评论指责女教师歧视学生,流出的不足1分钟的音频里,女教师在情绪激烈的情况下,把穷学生和富学生做对比,并且指出富学生的父母一年挣的比穷学生父母五十年挣的还多。

    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听完了3'26"完整版,才大概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个老师正在给班级里的学生讲题,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还有两名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却在底下窃窃私语,聊天拉呱,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课,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说了又不听,惹怒了老师。

    我们不讨论老师的表达有多过火,她发表的关于贫穷与财富的论调背后的价值观到底怎么样。但是孩子的行为确实惹怒了老师。全社会对老师这个职业身份有相应的期待和要求,老师带歧视的言语、对学生做出不公正的评价都会让人敏感和反感。我们心目的的好老师不管孩子多叛逆不听话,都能努力接近他,努力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努力鼓励他。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老师本身也是人。很容易就孩子的行为,而对孩子做出评价。我们都在心里说,不要贴标签。但是必须明白人的第一本能,就是贴标签,根据行为来贴标签。

    2

    通常孩子小的时候(2-6岁),不当的行为往往容易容易被忽略。比如:乱发脾气、对长辈动辄打骂。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当小猫小狗一样养,并不予理会,采用多是连哄带骗外加讲道理的策略。但是 “你若不管教,总有外人替你管”!

    那孩子什么样的行为算顽皮的、错误的呢?要不要惩罚呢?哪些行为是可以被容忍的呢?需要约束孩子么?对于小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惩罚合适呢?

    如果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确定,或许会 对《理解孩子的行为》这本书感兴趣.这本书的作者是澳大利亚的Jillian Rodd,写作对象是幼儿园的老师及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讲述的角度偏理论(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流行),但也更专业更透彻,实际内容确实能够回答2-6岁家长们常见的困惑。所以我计划陆续分享这本书,从家长的视角来提取本书有价值的内容。

    什么样的行为需要管?

    孩子的哪些行为不应纵容?

    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答案。然而,不当行为确实是有定义的,赫伯特(1987年)把不恰当的行为分为三类:过度行为、不足行为,行为分散。查尔斯(1992年)又具体细分为:

    身体或者口头攻击其他的成人或同伴;

    不道德的行为。比如撒谎、偷窃;

    蔑视权威,拒绝服从要求;

    破坏行为。比如大声说话、插队、在房间里乱扔东西;

    游手好闲,比如扮演小丑、装傻、浪费时间、活动不专心、不参与等。

    爸爸妈妈对照着回想,自家的宝贝肯定曾出现其中一些。是的,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就算是最友好和最善于合作的孩子也会有懈怠的时候,所以不要天真地认为只要提供一个好的养育环境,孩子就会乖乖做天使宝宝。

    由于正处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正在了解新的价值、期望、规范、标准、文化社会的规则,一直在不停地找寻了解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孩子会不知不觉、无意地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的职责是找到某种可接受的方法来,让孩子获得这些经验,而不是禁止

    除了惩罚,还有什么管教的办法?

    传统的纪律约束方法通常都跟惩罚相关,比如威胁、大声喊叫、不停的唠叨,要求孩子理解、服从,向孩子宣泄怒火、羞辱和轻视。这些或许能吓唬住孩子从而服从,但却是以孩子牺牲自发和自由表达的意愿为代价的。

    而有效的行为管理则能帮助孩子在社会化和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关于对与错的标准。

    行为管理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必须建立在以下四种基本需要上:

    归属感:在团队中能够感到安全舒适,并拥有正当的地位;

    有能力:对自身的重要性和价值有良好的感觉;

    快乐:能理智和充满感情的感受自身的快乐。

    自由:有选择的权利,能自控和自我负责。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一些熟悉的行为管理策略,对孩子来讲可能是无效,而且是有害的,比如跟两三岁的宝宝讲道理。让三四岁的孩子理解对与错的抽象概念或者使用当下非常流行的“暂停”技术。因为小孩子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的行为是不适当的。

    3

    育儿过程本身是一种体验,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能够心态平和、控制自己,做充满关爱的家长,跟孩子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并且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养育孩子的过程。其中最关键就是对孩子行为的理解。

    比如孩子动不动发脾气,他用这个方式去传递意图——“我感到难过,需要安慰”或者是“如果我一直闹,你就会满足我”,大人接收到了,给他恰当的回应和引导,孩子的莫名发脾气情况就会减少。

    如果家长用“呵斥”、“责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快速滴压制孩子,那么孩子没被满足需求和意图还会以其他的方式纠缠不休。

    但如果家长不理会这些行为,任其所为,把小孩子当成宠物对待,那么他就没办法完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并获得有价值的成长经验。

    因此,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那么养育过程中的困惑一定会减少很多很多!下一篇将梳理2-6岁孩子的正常发展阶段,什么是他们的正常行为!

    4

    要培养孩子的好行为,更好的方式是让他总看到好行为,践行好行为。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所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大果3-6情商课堂,春暖暖花之际开如约而至。

    每周,孩子们都在室内室外践行着自信、勇气、友爱、自控和独立,那不是绘本里、动画片故事中别人的故事,那是他们自己正经历着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孩子行为(一)|什么样的行为需要管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gm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