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成·导读·道经·下

作者: 随便阁主 | 来源:发表于2021-06-14 01:00 被阅读0次

经二一章 孔德之容

         此一篇老子言道以告知的方式来完成对万物的约束。作为运动方式,“请”与“静”是一致的,皆是对“有”与“无”两种运动方式的概括。“道”以“无”的运动来保持“自身能量不灭”,成为向万物提供发展动力的“众父”。“道”以“有”的运动来保持“向它物转化”,成为向万物提供外观形制的“玄牝”。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正文阅读

 

经二二章 曲全枉直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是依赖对立物来完善自身定义的。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是非”、“善恶”就是同门、同根的矛盾对立物,是“大少之多,报怨以德”的转化关系。报怨,则德万物而不德自身。以德,则保全自身。所以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浧,𧝬则新。”正文阅读

 

经二三章 希言自然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是在“道”的约束下获得自由的。系身于“道”则得“道”赋予的自由,系身于“德”则得“德”赋予的自由,系身于“物”则得“物”赋予的自由。天道“希言”,以善始善成功述身退。人道“多言”,恒于其几成也败之。所以,老子说“希言自然”。正文阅读

 

经二四章 炊者不立

         此一篇老子言做为自然产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的约束。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人亦不例外,是“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的矛盾统一体。蹲下就无法站着,站着就无法蹲下。如果行为不能依据身体结构的约束,去自然而然地做出动作,那么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老子说“炊者不立”。正文阅读

 

经二五章 道法自然

         此一篇老子言浑沦一体之物以“翻”的运动方式衍生万物。浑沦一体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在运动中衍生万物,万物在运动中呈现自身,万物在运动中消亡,运动进入下一阶段的衍生万物。“无”与“有”的运动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不曾间断过,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人要效法地的变化排斥自身,效法天的变化蜕变自身,效法道的变化“守静”,自然而然地展示“自然之我”。正文阅读

 

经二六章 辎重轻躁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在约束下获得自由。轻车的自由来源于重车的约束而不干预,重车不干预轻车如何行驶,只约束轻车的行驶距离。在重车的约束下,轻车得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迅捷的特性。“道”约束而不干预万物,万物得以在拥有生命的前提下实现发展的自由。离开了辎重的约束,就丧失了发展的自由。所以,老子说“辎重轻躁”。正文阅读

经二七章 圣人恒善

         此一篇老子言凡掌握事物运动规律的皆为“善者”。拥有“抑制好恶的能力”,可以客观地面对万物。拥有“发现被隐匿形迹要领的能力”,可以执掌万物的命运。肯定时想到否定了什么,否定时想到肯定了什么。思想的变化才能做到随物赋形,不成一物。所以,老子说“圣人恒善”。正文阅读

经二八章 知雄守雌

         此一篇老子言“道”以“大制无割”的存在约束着万物。知雄守雌,约束着万物的发展方式。知白守辱,约束着万物的发展归宿。知白守黑,约束着万物的发展方向。万物皆是从“无”与“有”的运动开始其生命历程的,要执掌万物的命运,就要以“无”与“有”的运动认知开始。所以,老子说“知雄守雌”。正文阅读

经二九章 天下神器

         此一篇老子言人不能以主观意志约束自身而乱天下。成就人类的是意识,造成灾难的也是意识。做为意识产物的主观意志,催进了人类进步,亦造成人类退步。人做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接受自然的约束,而不是违背自然的约束,去幻想用主观意志来约束自已。对于人而言,自然就是人的神器存在。所以,老子说“夫天下,神器也”。正文阅读

经三十章 果而不强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处于过度强大状态就会很快衰败。当矛盾处于不可调和阶段之时,万物无法保持彼此的“有差别”存在,做为暴力手段的兵事就会出现。“约束而不干预”对兵事亦是有效,永远面对兵事,是对兵事最好的约束。兵事是使万物重新获得“有差别”存在快效药,但不是维持万物“有差别”长久存在的良药。所以,老子说“果而弗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正文阅读

经三二章 道恒无

         此一篇老子言“道”以无形无名执掌着万物的命运。无形,为人所轻。无名,为人所贱。仆唯妻,为人所卑。有此“轻卑贱”而“道”具有了衍生并约束万物的能力。万物衍生即被赋予外观形制与名称,人若能以“轻卑贱”行于天下,可得“王道”。所以,老子曰“道恒无名”。正文阅读

经三三章 死不亡寿

         此一篇老子言“道”以永恒的运动保持自身不灭。“道”衍生万物,故“能量不灭”而能为“不失其所者”,“向它物转化”而能为“死不亡者”。人法地以“自知”排斥自身,法天以“自胜”蜕变自身。“知足”则功成,“强行”则身退。以此而可得子孙祭祀不穷。所以,老子说“死不亡寿”。正文阅读

经三四章 道沨左右

         此一篇言“道”衍生万物而无所不在。“弗名有”则无形,“弗为主”则无名,无形无名而万物无逃其约束。人为占有而劳碌,以占有来衡量荣耀与财富,殊不知万物何曾为你所占有而称已为损失者,占有并不能执掌万物的命运。所以,老子说“道,沨呵,亓可左右也。”正文阅读

经三五章 执大象往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要“约束而不干预,成就而不主宰”。外力的强迫干预并不能执掌万物的命运,辅助万物自宾、自化、自定的力量,才能执掌万物的命运。无形,则物往。无名,则不害。所以,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正文阅读

经三六章 鱼不说渊

         此一篇老子言事物的发展经历“始”、“壮”、“究”三个阶段。凡物皆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并通过“静”的方式把运动的结果呈现出来。事物处于“始”的阶段时,最有活力也易于控制。把握这个阶段,老子称之为“微明”。事物处于“壮”的阶段时,丧失活力也难于控制。为了得到生命的活力,就不要丧失变化。所以,老子说“鱼不说于渊”。正文阅读

经三七章 道恒无为

         此一篇老子言凡物以“静”的方式将运动的结果呈现出来。“道”赋予万物生命力并约束万物复现应有的外观形制,人做为自然的一部分存在,只能加速、延缓、中止万物的发展进程而已,并不能改变万物的结果。“道”对万物“约束而不干预”,人法“道”“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所以,老子说“道恒无为”。正文阅读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原成·导读·道经·下

    道经二一章 孔德之容 此一篇老子言道以告知的方式来完成对万物的约束。作为运动方式,“请”与“静”是一致的,...

  • 道德经原成道经二八章知雄守雌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为...

  • 道德经原成道经三二章 道恒无名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道恒无名。 仆唯妻,而天地弗...

  • 道德经原成道经二七章 圣人恒善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疵,...

  • 《道德经》三:道经(下)

    第二十六章 ❄ 重为轻根(厚重是轻率的根本), 静为躁君(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是以圣人(所以君子), 终日行不离...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六章 虚极静表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 万物方...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三二章

    道经·三二章 道常无名。 吴澄:此言道也。 原成:道恒无名。 原成:老子云: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近...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一)

    (一)《道德经》写作手法 老子《道德经》共分为81章,共有道经和德经两个大板块。道经前37章,德经...

  • 道德经随笔

    《道德经》共81篇,分《道经》和《德经》。其中《道经》讲述天地万物的道理法则,《德经》讲述人的行为规范。 《道德经...

  • 卷轴书《道德经》第一天

    卷轴书《道德经》第一天。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原成·导读·道经·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hy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