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
带谦哥去画画班报名。正在搞活动,人声鼎沸接踵摩肩,各种用来诱惑小朋友的礼物堆成了山,司仪拿着话筒喊麦般不停叨叨叨,老师们热情似火拉着家长孩子介绍情况……
哪怕已经来过多次,谦哥这次却有些“一反常态”:整个人显得怯生生的,浑身一副不适应、不舒服的样子,既不想多说一字,也不想多看一眼。
老师很奇怪,平时谦哥完全不是这样啊。旁边几个老师见状,挂满热情洋溢地围过来,仿佛村头巷尾的热情大妈一般,安慰我、指点我、给我出主意:要多带孩子出去转转,要多让孩子见见外面的世界,要多让孩子和陌生人接触……就差没有在后面加一句“我是过来人了”。
面对一圈“姑娘们”,以及扑面而来的香水味,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你们在聚众搞笑吗?我几十岁的人了,单独带崽这么久,轮得着你们一群小姑娘、年轻妈妈们来给我面授机宜?以为我是“丧偶式教育”里那个“丧”掉的“偶”?以为我是“诈尸式带娃”里那个“诈”出来的“尸”?以为我是成天在家玩游戏、刷抖音、两耳不闻孩子事的那种爸爸?
谦哥这个“反常”,压根就是因为不喜欢特别嘈杂的环境,更不喜欢一圈大人围着他问东问西这种感觉——嗯嗯嗯,这种感觉,让他没有控制感、安全感。
要不怎么说,“黄金周”不要带孩子去网红景点呢?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呗!
周一。
老师发来信息,说谦哥做手工,一直做不好,急得哭,让我在家里慰安慰。
哟?这倒是有点反常态。谦哥在幼儿园的画画和手工,一般都是“自我满意”的存在:哪怕是把老虎画成了老鼠、把灯笼做成了包子,都能够心满意足,有时甚至回家还要问“怎么样,我厉不厉害啊”。
回家简单问了问,谦哥压根没当回事,就说是因为涂多了胶水老粘不上所以着急。
知道怎么回事了,并不“反常态”——对于结果,谦哥反而不是那么在意;但对于过程,如果不符合预期,他会较真。
这可能也算是一种“秩序敏感”的表现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