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们仨》小记

《我们仨》小记

作者: 我是阿倩啦 | 来源:发表于2017-06-28 14:58 被阅读53次

         

    《我们仨》小记

            手捧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已拜读几遍,却未生丝毫厌倦,内心更是久久无法平静。读罢感觉仿佛在听一位老人娓娓道来他们三的故事,其中没有半点的文饰与卖弄,文字朴素平淡。冷暖悲喜,体味一二。

                        乍见之欢,久处不厌

            世间最好的爱情,就是我叫杨绛,你叫钱锺书。

          “未曾相逢先一笑,相见便已许平身”我想文坛伉俪钱锺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初始时,钱锺书先生眼中的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杨绛先生眼中的他“蔚然而深秀”。“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迁回折,一往情深”这段乍见之欢的爱情注定成就它的平凡与不平凡。“探险”牛津,爱情在柴米油盐中开出花来;做了种种“坏事”在一句“不要紧”下愁云消散,变得安心;抗战时的生离,互不打扰彼此牵挂;文革时的苦难,他写他的《管锥篇》,“我”译“我”的《堂·吉柯德》。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空间与乐趣,相互补充,相互怜惜。钱锺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份势均力敌的爱情,平淡中趋于更好,相见便已许平身。

                        相守相依,家即归途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杨绛先生写到“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一个个小故事、一篇篇信件、一幅幅漫画、一个个“石头”,他们将平淡的生活谱成了优美的曲子。有分离有团聚,这个平凡的家庭在相互扶持、相互依靠中书写着感动与回忆。这样一个小家庭从某种意义上是那个时代所有家庭的缩影,平凡家庭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全文以平淡温暖的笔触回忆着“我们仨”,没有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却让我感受到杨绛先生那催人泪下思念。先生在回忆中洋溢着温暖阳光,我想一个幸福足以抗拒所有时代下的不易。杨绛先生将古驿道上的相聚相失看作是一个“万里长梦”,又叹“梦毕竟是梦,彻底彻尾完全是梦”。杨绛先生一个思念着“我们仨”,寻找归途,从今往后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世间的“我们仨”谱写自己的幸福。

                      一捧清水,素淡如菊

            爱这个家庭的幸福,也爱这个文学家庭的朴实坦然。

            阅读《我们仨》,人生风雨,几度秋凉,化为一纸的轻描淡写。面对“文革”时的整改、亲人的病痛 、三人分隔三地、三人相继的死别,杨绛先生在回忆中并没有那般的悲痛欲绝、责怪命运。相反,《我们仨》好似一米米阳光散发着温暖,那种真实又平凡的温暖在一刹那间震颤心弦,不经意间传递着一种面对人生风雨起落的从容与勇气。杨绛先生写到: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杨绛先生老夫妇德高望重,却不要办公室、不要秘书、有车不坐,这个文学家庭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给鸢飞戾天者展现了名利至于的高贵与奢华。面对国家大难,没有逃跑,不是无路可走。“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这份爱国情没有激动人心的宣誓、没有大气凌然的庄严,只有那愿与祖国同呼吸的平静。在日益浮躁的当下,这份“一捧清水,素淡如菊”的情怀好似山谷中的一阵清风,让人清爽。“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愿我们能够摒弃外界的浮躁,做自己灵魂的守望者。

            怀揣着感动或是感叹阅读完了一个家庭的点滴故事,也在字句中体味了人生百态。合上《我们仨》,温暖的阳光打在地上,心间感觉温暖平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uu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