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作者: 小狗_钱钱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1:30 被阅读12次

    每天烦心事那么多,看一看段子就够了。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烦心的事,只是有些人善于化解,有的人不那么善于化解。不开心的时候,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处理方式,有的人选择积极的方式,比如跑步,听音乐,跳舞,唱歌等等,而有的人则选择消极的方式,比如找几个朋友一起喝酒、抽烟,亦或打打游戏。除了积极和消极的处理以外,我认为应该还有一种中性的处理方式,比如看看段子,让自己的压力在大笑中释放出来,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减压方式。其实,不论我们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段子总是惹人喜欢,毕竟,笑一笑,十年少嘛。尽管我们经常看一些段子,但是我想,很少有人去思考它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段子的语句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段子的基本公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段子=铺垫+包袱。段子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我们一般把它叫做铺垫,后半部分,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包袱。其中,铺垫是建立第一个思路,它的目的是把我们引向方向A;而包袱是揭示第二个思路,它的目的是把我们引向另外一个方向B。这样一来,就让我们产生了意外感,笑由此便产生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前半部分的铺垫不需要好笑,我们只需要陈述一个事实,越正经越严肃越好,好笑部分在后半部分的包袱。比如,大张伟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因为他们非常好吃。这句话的前半句,“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就是铺垫,看到这句话,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的是,因为环保,大家都应该保护小动物。作为一个明星,提倡保护小动物很恰当,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往这个方向去想,这就是这句话的第一个方向A。这句话的后半句,“因为他们非常好吃”就是包袱,它产生了一个转向,把这些小动物转向成了食物,把我们引向了方向B ,这样一来,意外感就产生了,幽默感也由此而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显性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发现,隐性的东西我们却往往容易忽视。其实,在段子的基本公式里,就包含了一个隐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要想把段子写好,或者要搞清楚段子的逻辑,我们就必须把它找出来。我们都知道,只要在铺垫和包袱之间完成转向,就会产生意外感,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完美的转向呢?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第二个知识点——连接词。这里说的连接词正是隐藏在段子基本公式里的隐性知识。什么是连接词呢?连接词包含了三个很关键的点,一是它是一个概念词,二是它必须可以做两种解释,三是它的位置在铺垫部分。有个段子是这样写的:上课玩手机的确会导致成绩下滑啊,这点我深有体会。最近一个学期由于总是玩手机,都没怎么给他们教课。在这个段子里,“上课玩手机”就是连接词,看到这句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上课玩手机,这是整个社会大语境给我们的思维定势,但段子的后半部分把玩手机的主语换成了老师,就发生了转向,从学生上课玩手机导致成绩下滑,变成了老师上课玩手机,导致全体学生成绩下滑,于是这个段子就这么形成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再简单讲讲公式里的第三个知识点:误导强化。什么是误导强化呢?就是在铺垫和包袱之间,加一个短句子,这个短句子的功能是让读段子的人,更加死心塌地地相信铺垫里的误导,目的就是为了蒙蔽他们,让他们彻底不设防。刚刚讲的上课玩手机的段子中,“这点我深有体会”就是误导强化。最后要说明的是,误导强化只是一个加分项,不是一个必须项。并不是所有的段子里都有误导强化,但如果一个段子里有了它,后面抖包袱的效果就会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段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f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