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元年(318年),汉政权的刘聪逝世,其子刘粲即位。不久后靳准杀掉刘粲,自称汉天王,据平阳为乱。(靳准之乱已于第一章·第七节中叙述过)
靳准的叛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平息了。攻破平阳的就是石勒。
汉政权之后掌权的便是刘曜。
此时石勒所掌控的地盘已经非常大了。刘琨、王浚即灭,幽、冀一带悉平;鲜卑·段匹磾害死刘琨后,刘琨将佐相继降于石勒;曹嶷占据青州,叛刘聪。嶷本想归命于晋廷,但是由于当时晋廷已经迁于江东,“势援不接”,又近有石勒,曹嶷害怕为勒袭击,所以遣使与勒通好。石勒以曹嶷为东州大将军、青州牧,封琅琊公。(事见《晋书·石勒载记》)
石勒的势力已经发展的相当强大了。尽管名义上他和此时的刘曜应还属于一个集团,但是实质上两者之间的分道扬镳已经可以预见了。
起初,石勒投靠刘渊,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想要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找一个有力量的靠山,所以石勒选择了当时事业蒸蒸日上的刘渊。而此时,石勒已经为自己打下了半壁江山,不再需要刘氏政权的照顾了,在必要的时刻,他甚至于有可能会取刘氏政权而代之——作为一个有野心、想要称霸天下的人,石勒不会不这么想。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曾提到过:“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刘氏政权放任石勒扩张自己的势力而不加以扼制,等缓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了。
太兴二年(319年),因靳准之乱被平息,石勒派左长史·王修献捷于刘曜。由于石勒平乱有功,刘曜遣大臣·郭汜前往石勒的驻地,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并进爵赵王,加殊礼,出警入跸(意思是:古代帝王出入时要肃清道路,闲人回避),“如曹公(即曹操)辅汉故事”。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王修的舍人曹平乐对刘曜说:“大司马(指石勒)遣修等来,外表至诚,内觇大驾强弱,俟其复命,将袭乘舆。”曹平乐的意思是说石勒有问鼎之志,所以派王修前来侦察情报,窥探刘曜的兵力。刘曜信以为真,派人追回了郭汜,并将王修处斩于市。
这年三月,石勒回到襄国。在听说了王修的死讯以后,石勒大怒道:“孤事刘氏,于人臣之职有加矣。彼之基业,皆孤所为,今既得志,还欲相图。赵王、赵帝,孤自为之,何待于彼邪!”随后,石勒派人将曹平乐三族诛尽。
这一番话语,可谓石勒自己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他为刘氏南征北战,功劳居多。现如今,他自己的势力也已经相当强大了。并且,石勒心里面是非常清楚地:他日后难免与刘曜一战。因为北方大地上能称王称霸的只能有一个人——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这一年,刘曜立宗庙、社稷、南北郊于长安,并改国号为赵。同年十一月,石勒自称赵王,以河内等二十四郡为赵国。
就这样,北方大地上同时出现了两个以“赵”为名的政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