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零碰撞、零交通拥堵是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最想实现的目标,为此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V2X工作组特组织编写了《通向零拥堵的城市----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旨在搭建车路协同平台,协同各方,共同推动车辆网联化的落地应用。第五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博士代表工作组专门做了题为《通向零拥堵的城市----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介绍。
1、为什么要推进零拥堵?
拥堵不仅增加浪费时间,还会产生经济损失,给我们生活也添堵。2016年上半年,拥堵指数1.58(平均增加58%的时间),产生5000元左右的经济损失,增加2分钟/公里左右的时间预算。
2、为什么拥堵?
拥堵存在结构性、非结构性原因,而结构性拥堵除非有大的结构性变革,这些拥堵没有办法彻底改变的,此研究主要研究非结构性的拥堵。它归纳成七大类:驾驶安全性不足、弱势交通参与者安全事故、交通实时信息缺失、交通控制过于死板、运营车辆管理问题、道路养护管理问题、紧急救援不够及时。
3、有哪些解决方案?
针对拥堵的原因,梳理解决方案,给出了服务功能域的概念,每一个服务功能域是针对一类以上提到的拥堵问题,但是它是解决问题的服务,不是终极的应用,只是为那些应用提供支撑的概念。根据以上原因,本研究定义了六个功能域,就是下图中间的六个圈,把这六个功能域又分展开,分展成子功能,对应了这几大类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4、四大技术支撑
服务功能域需要技术支撑,背后的四个技术:V2X、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近年来这四个技术都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熟。
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原来设想的很多ITS里的一些概念到今天是终于有可能能够落地实现了。下图中就是技术进步催生了车路协同平台,使得6个服务功能域之间的交叉交互传输,演变为统一的输入。整个交通环境的车、路、人所有的信息从一个地方收集上来,由中间的车路协同平台作为统一收集以及共享。服务功能域用他们各自的逻辑来对这些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信息或者是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中间这个车路系统平台再传递到外面的实体做信息的发布或者控制。
5、车路协同平台
从逻辑上讲,车路协同平台打开就是四个层次,是由信息的子系统,把信息收集上来到中间信息的交互系统,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域,到后面的子系统协同,把不同的信息,按照一定的序列、逻辑来进行协调,最后到整个控制。
车路协同平台实际是以系统形式落地的,上图是数据传输架构。每个不同的路侧单元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的运行系统逻辑功能,并且互相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通过终端到路侧单元再到路侧单元的集合到最后的服务器形成物理上的架构,就是路侧的分布式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网络和逻辑的灵活扩展。但是在做标准的时候,可以不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去,只要做标准的时候不把参考架构和具体公司产品对应上,确保逻辑架构是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6、各部门协同推进零拥堵解决方案
落实这个系统架构的时候往往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产业各个部门梳理和重新协调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可能牵扯到交管局,救援部门,牵涉到一些TSP,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等,大家需要一起制定共同的机制,针对技术上,服务上,协同上,配合上,以及政策上的各种问题进行商讨和达成共识,使得这套系统能够最终商业化,为零交通拥堵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