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写了一篇有关改名的文字,勾起了脑瓜子里丝丝缕缕与名字相关的思绪和想法。
老家所在的村较大,两三千人的样子,姓“阎”的人家多到十之七八,一少部分姓“曹”,笔者小时的同学里便有一曹姓同学。这下好了,该同学动辄被叫成了“曹操”。按说吧,曹操,字孟德,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的名字“操”和字“孟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其中,“操”字在古代汉语中通常与节操、操守相关联,而“孟德”则是对孟子之德的致敬。曹操的字和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对道德操守的高度重视。此外,曹操还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展现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个人的政治抱负,被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手腕共同铸就了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复杂形象。而在民间文化和村野百姓的认知里,曹操可以说是一个最生性多疑,凶残嗜杀的大奸雄。
那大家伙儿头脑里的固话定位来自哪呢?来自各个剧种的戏台里,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绘声绘色的口头故事里,来自各类闲谈,传闻,和听说里。如在《三国演义》里,曹操误杀了父亲好友吕伯奢的家人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将吕伯奢本人也杀害了,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因酒醉刺死了直言不讳的扬州刺史刘馥;他还借口梦中杀人,妒忌有才华的杨修,最终也将他杀死······,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家伙,等你面对时,能不双腿打软?
如此一来,那位被带着几分玩笑,几分嘲弄语气的口吻被叫成“曹操”的自然会发怒了;其实别说一个孩子,大人里被叫成曹操,曹阿瞒,曹大奸臣,曹贼·······此外,“操”字恰与骂人口头语里的关键动词一样,于是,各种嘲笑,挖苦,奚落,讥讽的话语便不时冒出,最后升级为打架的也不是没有。
很明显,名字作为人类社会中指代每个具体成员的符号,在人们的交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主观的,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个体的自尊有着显著影响。实践表明,作为标记符号的名字不仅关乎个体的自尊心,而且对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科举时代,同治七年的考生王国钧才华横溢,其文章位列第一。“国钧”二字也有国家重任的意思,很好的名字吧。可慈禧太后看到名单后却认为:王国钧的名字和“亡国君”谐音,这实在太不吉利了,有一种要憋死人的感觉!于是,最具才华的王国钧排踢出三甲。此后王国钧的仕途,也非常不顺,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而好名字带来好运势,这在当代演艺界里体现颇多。如刘德华原名刘福荣,人们很难将天王与“刘福荣”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联系到一起,而改名后的刘德华名字更加符合他的艺术形象和成就,受益一生。成龙原名陈港生,取香港出生之意,这个名字简洁明了,也符合他的艺术生涯和国际形象。而历史里的钟子期,秦舞阳,高渐离,复苏,司马相如。东方朔,韩非,李白·······之出名,谁敢说与其名字无关?
这些例子展示了中国历史上好名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美好寓意,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更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和祝福。一句话,给你孩子取名字,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