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常常会在媒体一些盛大的宣传下跑去电影院为票房做些贡献,可是每次走出电影院,我却总是失望透顶,我们的电影到底怎么了?第五代导演曾经也辉煌过,可是如今却大有江郎才尽的意思,我们真的没有好故事吗?泱泱大国,我们的电影难道只能靠几个所谓的明星去支撑票房吗?
为什么国产的好电影越来越少了,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试着分析分析,虽不专业,但却是我的心声。
一,我们的电影不把人当人,故事就不值得尊重。
人物是故事原因和结果,但在相当漫长的教育体系里,我们都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人的,我们强调的是集体,一种概念,一种大而无形的东西。我们失去了对人的兴趣,也失去了观察和呈现人的能力。
在我们的电影里,人服务于概念,服从于集体。而概念和集体从来都是工具性的,工具的生命,从来都是单调、重复的。
我们的电影人物不感人,一直是一个附着在某种概念下的纸片生命体。英雄就是毫无人性地好,坏人倒是偶尔可以坏出一两个层次。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我们电影里的人物,像一个机器,连情感的起伏都像是机械的。
所以我们的人物很难出现不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艾滋病患者,《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心理有问题的女主角,《月光男孩》的黑社会男孩儿,很难以人的形象进入到我们创作者的眼睛里,就是进入,也是一个砸了标记的符号,而不是人。
二,我们的创作者习惯了标准答案,故事失去了丰富的可能。
从小我们就习惯了在一段文字中寻找中心思想,而这些中心思想是被若干词汇,以踩分点的形式规划好了的。
所以我们的电影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一旦发现了某个真相,就会臣服于这个真相。我们比巴普洛夫的狗还忠诚地,去维护这个真相的唯一性。
我们习惯于扎尔伯格创建fackbook,是一种成功的《社交网络》模型,就很难从泡妞失败这个角度去打量事件,我们甚至也不敢去从另一个角度去重新打量事件。对标准答案质疑的恶果,我们从小学就开始领教了的。
我们也不敢去换个角度去审读权威,《女王》那种和鹿对视的情节,不会出现在我们的银幕上。
我们有了标准答案,就失去了探索的欲望,所以处理不好细节,因为我们很难去发现更多细节,故事就失去了多元的可能。
三 文化上不自信,故事失去了独特性的可能。
自从2002年以来,我们的电影其实就是遮遮掩掩地模仿欧美。商业片向好莱坞学习,艺术片跪舔欧洲。看我们的电影,常有恍惚之感,场景不中不洋,校服不伦不类,就连搞对象的情节,都是是记忆加意淫的杂交。
电影是一个外来文化,但需要植根于所在的土地,才能生长出独属于这个地域的植物,否则会一直弱不禁风。
偶尔有几部带有泥土性的电影出现,还都阴暗。好像中国电影的艺术方式,就是揭露社会黑暗面。不大声说话,就显得没有力量。这样的电影,你会躲远,而不是亲近。
四 讲故事太用力,故事失去了感染力的可能。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我们的创作者对故事的急切是写在每一个毛孔里的。他们太想写出一个好故事了,以致于我们总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讲一个复杂的故事,而好电影大都是用一个复杂的方法讲一个简单的故事。
用简单方法讲复杂的故事,就是往死里加线索,以致于每一个线索都是扁平的,每一个线索里的人物,还是符号。
用复杂的方法讲简单的故事,就是让人立体起来,他们面对具体事件的时候,人性的复杂,有层次,有侧重。《边境杀手》那套押解罪犯的方式,酷得要死,本质上是极端环境下人性的自然反应。他们是警务人员,但同时也是人。他们要完成任务,但会首先考虑到自身安全。
更多时候,人性都是互相矛盾的。我们的电影里安静是安静,喧嚣是喧嚣,甜蜜是甜蜜,冰冷是冰冷。很少有电影去表现震耳欲聋的安静,甜蜜的冰冷。
看看我们的喜剧就知道了,傻缺一样傻乐到底。没有悲剧性的喜剧,才是脑残。
好吧,就到这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