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住在乡下,正月十五进城看灯不方便,因为那时晚上没班车,家里的交通工具又只有自行车,骑车进城不方便,况且天气又寒冷。
唯一一次,记得是坐邻居家的三轮车进城看灯,影响比较深。穿着难看而臃肿的妈妈的大棉袄,车兜后面坐了好几个孩子,一路冻的瑟瑟发抖。也许因为是第一次看灯,觉得漂亮而神奇。兔子灯,西瓜灯,小狗灯,宫灯,莲花灯,形态各异,五彩缤纷。那时的花灯大多是自己手工做的,所以类同的很少。一般都是单位自己做,然后在本单位门口展出,也是宣传和展示单位的一次机会。记得那次,看到的最惊艳的灯是海燕商场门口展出的一个龙灯,灯身用无数个透明的针剂药瓶做成,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影响中还有《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灯,最喜欢的是孙悟空,那些年,《西游记》是小孩子们最最喜欢的电视剧,还有《八仙过海》中的各路神仙灯。那是我一生中看过的最好的一次灯展。
后来,到市里上学,每年的元宵节自然是可以轻松的和同学一起游街看灯。再后来,在城市买房结婚,成为了城里人,看灯自是不在话下。但灯是越看越没味了。有几年元宵节主要节目是看烟花,自是比花灯有趣好看多了。这几年为了环境保护,烟花不允许放了,于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又回到了看花灯。
元宵节看灯但灯展是商业味越来越重,而花样却越来少。一律批量生产的圆形宫灯,弄几个人物或动物造型,树上挂满了小彩灯,再勾勒几个建筑物的轮廓,就堂而皇之的收起了门票。
这些年,去了好几个灯展的地方,觉得都一样,没什么趣味。今年本打算不去了,因为可以猜想不过是去年的灯基础上又加了几个造型而已。可经不住家人的鼓动,本着凑热闹的心态,去一个新的庄园看灯展。
结果,那叫一个惨,距城三十公里,去时一路堵车,临近目的地,来去的车像两条头尾相连的长龙,被堵的一动不动。熬不住的人们,步行四、五公里去看灯,熬的住的坐在车里两、三个钟头玩手机。结果,看了的说没多大意思,没看的说早知不出来了,在家温暖又舒服。
20元的门票,感慨做灯展的公司大赚了一笔。因为人实在是多啊!也感慨现在老百姓有车的家庭也是多啊!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中国人爱凑热闹,明知无趣没意思,过节一定是要看热闹的,因为过节就要人多才热闹、喜庆啊!第二个问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确在年年提高,开私家车已经不再是奢侈的事了。
元宵节看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