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篇》中有一句富有争议的话:“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我的理解:
如果“战道必胜”即评估实际情况胜利的十拿九稳就,即使“主”坚持不打,将帅可以带兵出击;如果“战道不胜”即根据实际情况毫无胜算,即使“主”坚持出战,将帅不执行命令也是没有问题的。
反复的读这一段话,感觉在实际中执行中很多微妙和模糊的地方需要自己来填充:
1、这本质是团队的最高层发生战略方向的分歧时该怎么处理的问题。
孙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不唯上、不维主,根据“战之道”的评估来做决定,即使与最高领导的意见相左也在所不惜。从抽象的角度来思考,这个原则是正确的。但是从执行的角度来看,当分歧发生时,战略还没有付诸实践,双方肯定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是根据“战之道”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该怎么证明双方究竟谁对谁错呢?甚至有可能双方都是错的,但是在执行之前该怎么统一意见呢?
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当争议的不是战略方向,仅仅只是具体做法有争议的时候,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MVT或者建立一个局部的试验区,用事实来验证,如果有效果,就继续,否则就停止。
但是在一些战略选择,根本无法通过实验来得到答案,或者根本来不及做假设实验来论证,该怎么解决双方的分歧呢?
2、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对同一个场景做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每个层级的执行者都按照孙子的建议来执行,那么这个团队内将盛行“以下克上”,最终团队的奔溃将是必然。比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虽然从具体的战术角度来看,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战术水平均是一流的,但是由于军队内部盛行“以下克上”,日本大本营很多时候是无法有效的约束一线战区的行为,最终导致日军在战术上节节胜利,但是战略层面上逐步陷入死局。
3、从组织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无论是军队还是公司内部,都存在不同层级之间的互相博弈和对权力的争夺。一般的组织原则肯定是下级服从上级的金字塔结构,这在大多数场景中都是利大于弊的组织结构。但是在一些环境中基层相比较而言对战场环境更加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让能听到炮声”的特种兵们指挥炮火。问题是该怎么区分这中间的微妙区别呢?
案例:岳飞如果不死真的能够直捣黄龙吗?
一、一个典型的高层战略路线分歧:
朝廷高层:以宋高宗、秦桧等文官为代表,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的综合角度来判断划江而治是最可行方案。
前线高层:以岳飞为代表,从军事、士气、战场情况、民族气节等方面来判断渡过黄河直捣黄龙是最可行方案。
该怎么统一意见呢?双方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是对的,同时双方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问题。
首先岳飞的问题非常明显:1、就是缺乏基本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政治口号的选择“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个口号怎么可能被朝廷支持呢?即使岳飞能够成功,一哥赵构有什么好处呢?更何况岳飞的胜算并没有那么高。2、明显的高估了宋军的应对金朝骑兵的能力,如果要渡过黄河进入中原,就要面对金朝优势骑兵在平原地区的进攻,这也是北宋失败的关键。3、没有思考后勤补给的问题,南宋之所以要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求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财政不支。
朝廷高层的问题:1、文官集团缺乏进取心,即使以宋军的战力无法渡过黄河,至少可以乘胜把防线推进到黄河南岸,扩大自己的地盘。2、一哥赵构私信太重,担心迎回二圣自己的皇位不保。
二、分歧最后以非常残酷的方式得以解决: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岳飞,为“划江而治”的政治路线扫清了障碍。
三、这个结局是历史的必然,“和谈”是宋金双方的实力均势的结果。金朝军队是北方人,优势是重甲骑兵,两淮水网纵横,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利于水站,不利于骑兵,所以金朝军队的进攻极限也就在长江南岸的两淮。宋朝军队的步兵在北方平原也远远不是重甲骑兵的对手,所有二者在两淮、荆州襄阳区域形成力量的短期平衡,谁也无法彻底打败对方,所以和谈是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