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家的附近有一片空地,每天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总会问一句:这个地方要建什么?
然后一家子探讨建成一座小公园就好了,中间有河,两边有路,老老少少,早早晚晚,走走晃晃。
就这样说了半年,空地终于开始动工,动工了三个月才看清楚是修路。
这一修又是大半年。
有一天,我妈特惊喜的跟我说:这条路要开通了啊,今天已经有车在走落。
一家子赶紧跑到餐厅的窗户,老大没挤过我们,跑到阳台观察个清清净净。妹妹在我怀里,高兴得手舞足蹈。
改天特意把车转过去探个究竟,还没有完全开通,只有一个路口,倒是方便的周边停车的人。
一件很小的事,整个贯穿了我们搬到新家的头一年。
因为某天我对这块地方的好奇,随口问了我妈一句,她一年都记得。

周末,给车充电的时间,牵着小娃娃走了一圈,新路的一边是住家,沿路一排商铺,很多都空着,但极有特色。
中间藏着一家两层的“猫着”,挂牌很有意思,和酒店的当天价格牌一样,有大厅、单间、豪华间等不同房型,价位根据入住的时间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妹妹蹲在门口,兴奋的脸趴着门与里面的猫猫互动,猫猫从门缝伸手小爪子,妹妹伸脚轻轻触碰了一下。
回头望着我,满眼的惊喜。

路的另一边是一排老房子,妹妹哒哒哒哒的跟在我后面,像极了小时候的我。
对世界满是好奇,地上掉落的一片叶子,都要蹲下来…好久。
在不断的催促中,捡起地上的叶子,哒哒哒哒的跑到你跟前,满眼问号:它怎么了?
老房子已经空置了很久,主屋的门头上挂着类似古屋,不允许拆除之类的标语。
院墙上已长满杂草,撑不住的已经顺着墙壁形成了垂柳之态,在夕阳的映射下尽别有一番景致。
古屋的门前是一片荔枝林,勤劳的人民在荔枝林下方栽种了一圈的应季蔬菜。
另一头是自建的房屋,一个大院子挂着私房菜的招牌,门口拴着两只大狗,时不时的对来往的人狂叫几声,是揽客还是怕人吃了它?
不得而知。
妹妹会蹲在几米远的地方,望着它,告诉我:豆豆。
我们一起蹲下来,与她一起,看豆豆。
再往前是一条河,平常没水,一到下雨就跟泄洪一样,又叫泄洪渠。
“此河的水从哪里来?
此水天上来。
要流到哪里去?
应该还是会到天上去吧。
河里有鱼吗?
有鱼。
能吃吗?
抓得到煮熟了就可以吃。”
自言自语的问答了所有的问题,妹妹抱着麻麻乐得花枝乱颤。

河的对面是一所幼儿园。
去年刚刚开班,设施设备齐全,但在家的时候总看不到有小娃娃们出来玩。
想着出门的时候娃娃们还在梦乡,回来时已进入梦乡。问妹妹,明年我们来这里上学好不好?
妹妹用刚学会不久的一个词,奶声奶气的回答:好!
从幼儿园的角度看向斜对面,妹妹说:家家,走。
大手牵着小手,走到了路的交叉口,妹妹伸手要抱抱。
双手抱起妹妹仰向天空,妹妹指向路牌的方向:南-玉岭路-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