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仕强讲易经中的管理智慧视频,在关心为上一节中,曾老先生谈到,中国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有些要求说了出来,反而不被接受。
他举例子,如果你看到雇的清洁工站在高处清扫卫生,你指着一处对清洁工说,这边整干净一点。
清洁工表面上回答好的,但是他心里是不乐意的,会故意不清扫那一处。
而如果你说,站那么高,一定要注意安全啊。清洁工心里反而会很高兴,告诉你他有经验,并把脏的地方全部清扫干净。
回想我们遇到的事、遇到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尤其当上司或者父母命令你做什么时,表面上你会答应,内心其实是不愿意、不开心的。
周末遇到这样的事,也是我每一天会遇到的。回家喂孩子吃饭,孩子的姥姥不愿喂饭,我也会主动喂孩子饭。而姥姥却在一旁说,我可不喂饭,你们下班自己管孩子。
其实她大可不必说出来的,我会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反而她说出来之后,让我反感,甚至不想去做这件事。与姥姥相比,奶奶的做法很不一样。
回到老家,奶奶会说,我来喂饭,你先吃。而实际情况是,孩子不让奶奶喂,非得我喂才吃。
一样是我来喂饭,我的心情却不一样,奶奶的话让人很感动。
带孩子时连顿饭都吃不上,耳边经常听到的是,你下班,赶紧带孩子,你应该的。你还吃什么饭啊……如果有此经历的宝妈,应该会明白我的感受。
因为这件事,让我再次想到了曾老的课,关心为上。变要求为关心,别人做得开心,你也开心。
曾老举例,他小时候回到家,妈妈从来不催促他做作业,但是他总是抓紧时间做作业。为什么呢?
因为妈妈会对他说,早点睡觉,身体棒。为了早点睡觉,他只能早早地写完作业。这就是关心的力量。
说出来的命令不如一句关心来得有用。
曾老举例职场,如果午饭时间打电话到公司,那么接电话的一定是老板。因为员工都在吃饭。
如果员工吃饭时,老板还命令员工接电话,可想这个公司怕是块不行了。员工对于老板,心里得有多少不情愿。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却反复要求孩子去做。我们说出来的要求,被孩子轻易地质疑、忽视,自己受伤,孩子并不领情。
想想我的父母对我说的要求,想想我的感受,我会更加注意自己是否也和父母一样,随意地对孩子说些要求,再随意地抱怨、发脾气。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开心 ,自己更郁闷。
做父母,最关键的是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给孩子过多的期待。这样想来,父母对于孩子,并不需要太多的要求。
没事不要摆权威,不要仗着自己是父母,对于孩子就有更大的权利一样。
变要求为关心,多与孩子共情,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