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定义“无症状感染者”?
1.1、“无症状感染者”:被新冠病毒感染,但却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的人。判断被感染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医生对一个人的上呼吸道样本(痰液或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如果确认其中存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就可以认定此人被感染了。
1.2、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核酸检测为阳性,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被感染了。但问题是,该技术有相当明显的“敏感度”问题,即已被感染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检测不出来,如果检测不标准,特别取样的动作不够标准,该比例可能会高达50%。
1.3、类似的病人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发病前无症状,即处于潜伏期内,还没有症状。这时间一般3~5天,极少数情况下也看到过长达数周的潜伏期。
其二是全程无症状。一个人确实被感染,但是从被感染到病毒被从体内清除,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有一点小咳嗽,身体乏力,身体休息几天就好了,自己没有觉察或者没有当回事。
其三是发病后无症状。被感染后出现了新冠典型症状,但在自己调养休息或医院治疗后症状消失了。但那之后,核酸检测仍为“阳性”或者“转阴”之后又重新变成了“阳性”。
1.4、这三种人都有一段时间可以被定义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第二种人也有完全无症状和有非常轻微症状之别。不同的分类会决定不同的管控措施。
二、无症状感染者有多大的比例?
2.1、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在于症状轻微或干脆没有症状的患者都是很难被发现的。核酸检测只会对出现症状的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按照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国目前有1500多例无症状感染者,正接受医学观察。他们几乎都是通过筛查新冠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发现的。
2.2、没有办法给所有人进行一轮核酸检测。因为社会成本会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还有在检测能力有限,须长时间的筛查过程,之中人群聚集而导致疾病新的传染,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其次,核酸检测的“敏感度”问题会成为致命的限制因素。即使做到了全部人口的筛查,也会漏掉相当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这样普查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
2.3、当然一些小范围的研究能帮助估算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大概比例。
例如日本科学家系统筛查从武汉撤侨的400名日本公民,从中发现了4位无症状感染者和9位有症状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占比例超过30%。
如“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乘客,日本科学家对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做了核酸检测,发现634位核酸呈阳性的人,其中有328位,即超过50%在接受检测时没有表现出症状。
3月25日英国论文,对一个大约3000人的意大利村庄进行了地毯式的核酸检测后,发现有大约50%~70%的感染者属于无症状感染。
3月6日中国科学家在一篇论文中提出,至少有59%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因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会被发现。
2.4、总之,尽管数据有差别,仍可做一个粗糙的推测:在某时某地,如果发现了一位新冠患者,可能就意味着,此时此刻在这个地区,应该还有一位甚至更多一点的无症状感染者。
三、如何处理不同的无症状感染者?
3.1、不管哪种情形,无症状感染者看起来同样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我国不少家庭传播的案例就证明了。问题:无症状感染的情形很难被彻底识别,它又会传播疾病,那么,是否新冠疫情根本就不可能被完全控制呢?
3.2、针对不同类型的无症状感染者,有不同的处理措施。
对于第三种就是媒体上常报道的“复阳”的状况,其实是比较容易被识别和控制的。及时发现,收紧出院标准,就能避免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动。
目前出院的标准是:治疗结束,症状消失,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之后就可出院。这种情况下,核酸检测“复阳”最大的可能性是,之前的核酸检测出现了“假阴性”,病毒其实并没有消失。
那么执行更严格的出院标准即可,如加查粪便的阳性,如出院患者仍需14天隔离,定期复查等等。
3.3、对于第一种发病前无症状者,它在潜伏期过后会发病。此时只需公共卫生系统快速准确识别,隔离治疗,同时追踪发病前一段时间的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也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即可有效地做到对疾病的管理。在前期,我国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实现了对新冠疫情的快速控制。
(3.4、实际上一种传染病在潜伏期内也有传播力,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像乙肝,艾滋病,流感,这些传染病都有这样的特征。这样就意味着,不少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公共管理措施,如减少人群聚集,关闭电影院等密闭空间,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可能会长期坚持下去,因为这些措施能很大程度的降低传染病实际的传播能力,保证即便时不时有新的患者冒出来,也可以把它真正传染的人数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