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自主思考的孩子:七大策略打造自信快乐、独立坚强的性格
网络、手机、同侪、媒体......,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比以前复杂且混乱的环境。 太多来自外界的诱惑与压力,不但孩子很难不受影响,父母更是防不胜防,教养的过程有时彷佛一段遍布险阻的旅程。
受外界影响的孩子,往往根据周遭的同侪团体、暴力电影、色情节目与饶舌歌词,做出错误的决定。 只有教导孩子自主思考,才免除外在的影响,让孩子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且幸运的是,不论孩子多大,培养这样的能力,永远不嫌晚。
作者指出自主思考的孩子五项关键特质,并提出培养孩子这项能力的七大关键策略,协助孩子发展这些关键特质。
教养是段漫长艰难的过程,孩子可能有各种状况发生。 作者根据多年经验,列出父母养育孩子时,从小到大、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89个教养难题,并提供务实的建议,帮助家长用轻声细语,培养出富有同理心、自信、道德感与独立思考的孩子。
给父母的教养小提醒
从小溺爱孩子的父母,不明白为何孩子长大后会如此难以管教。 ──约翰. 洛克(John Locke)
家长的三种教养行为,往往促使孩子受到外界影响,包括:让孩子看到自己受外界影响的行为,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以及对孩子缺乏信心。
父母对外界的反应方式,对于教育儿女至关重要,因为父母的行为,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蓝图。
孩子是父母自我的延伸,父母的言行往往引导他们走上相同的道路。
允许他人在我们所接受到的爱与认可上,加上各种条件,可能是我们生命中增强「外界指引」最大的力量。
父母贬抑自我的言词,会对孩子传达一项讯息:我们是边缘人或失败者,不配得到关爱。 接受到这讯息后,孩子很难不认定外界价值比内在想法更为重要。
表现出「期待别人回馈」的态度时,会让孩子在决定对别人的态度与观感时,将焦点放在外界。
认为「万事我应得」的态度,是社会贪腐的原因之一。 父母必须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唯一应得的是自己生活与谋生的权利。
父母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不求回报、主动付出的行为。 孩子将了解,努力与善行本身就是一种回馈,明白自我价值不需外求。
没有什么事会比有条件的爱,更让孩子转向外界而非从内心找答案。
不当地表露情绪,会从两方面增加外界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孩子对外筑起高墙,隐藏真实的自己。 第二,认为外界的影响非常巨大,必须压抑、改变、收敛或扼杀自己的情绪。
有条件的爱,是父母根据孩子是否按父母的想法做,来分配对他的爱。 父母往往在孩子最可爱、而不是最需要时,表现他们的爱。
父母很容易把全副注意力放在孩子未来的成就,而忽略了欣赏他现在的样子。
父母应时时谨记:无条件地爱孩子,爱他真实的一面,而非自己期望中的形象。
如果父母预想孩子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事常常就会发生。 自我实现的预言,往往使恶梦成真。
当恐惧凌驾孩子的行动与想法,他们往往不愿自我思考,而仰赖父母或权威人士的指引,停止从内心找答案。
最常引发孩子罪恶感或羞耻感的话是:「我对你非常失望。 」乍听之下并不严重,但这句话会让孩子只做能取悦父母的决定,而不是他认为对的决定。
指责与评价是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观察与结论。 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有附带条件。
训斥也是种武器,能将自我督导的孩子变成受外界指挥的胆小鬼,影响力比批评更胜一筹。
「批评」是警告孩子偏离我们为他设定的道路,「训斥」则是确认他已经一路错到底。
训斥往往反映了我们的负面情绪,特别是愤怒与失望。
虽然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很简单,比较好的做法却是给他信息,让他思考要怎么做,或是让他承担错误决定后的自然后果。
威胁与下最后通牒就像体罚,威胁孩子走我们希望他走的路。 然而孩子的顺从,是基于恐惧而不是理解。
让孩子自己完成,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以及解决问题及做决策的能力。
有些家长帮孩子忙,因为他们不忍见到孩子受苦。 其他家长则是不想让自己看起来不负责任。 还有一些家长是因为不想被孩子的错误困扰。
父母事事代劳让孩子避开了思考的过程,也诱使他戴上虚假的面具。 孩子会逐渐认为自己想不出安全可靠的解答,因为他从来没有尝试过。
父母必须接受孩子的与众不同、独特创意以及另类的表达方式。 否则,我们会一直想帮他们做决定。
父母压抑孩子的个性,会让他在日后做决定时,以外界意见为依归,以确保自己和别人一样。
拿孩子跟别人比较,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最终,孩子会怯于自我评断,开始仰赖外界的标准(譬如他人的意见)来衡量自己。
比较孩子现在和以前的表现,而不是跟他人比较,让他明白自己该做哪些改变。 孩子学会以自己做为标尺,就懂得自我评价,这是自我督导孩子的关键特质。
贴卷标的话语,将成为孩子日后辩解或找借口的素材。
一概而论式的评语,像「从不」或「总是」这样的字眼,让孩子认为自己这些特质非常强烈,以致思想言行都受到影响,甚至停止自我探索,停止发现自己是怎样的人。
对家族的认同感愈强烈,孩子愈能自在地表达自我──这是自我督导重要的先决条件。 当家庭认同感薄弱,孩子往往会向外界寻求指引,藉以获得家庭无法提供的归属感。
当你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非复述别人怎么想时,就是往非凡的路上迈进。 ──《小飞侠彼得潘》作者巴利(J.M. Barrie)
运用内在对话做决定的能力,是自我督导最重要的工具。 这种「与自己对话」的能力,会大大改变孩子响应外在世界的方式,让他不再盲目。
教养自我督导孩子最有力的两项工具,其一是真诚地请他帮忙,另一个就是让他不经意地听到赞美。
赞美必须能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仰赖别人的评断。
我们只能给与孩子两种奖励。 第一是在他们做对事时,给与口头鼓励,这能刺激他们思考评价自己的行为。 第二是正面、自然且合逻辑的结果。
只有一件事,比仰赖外界做决定还要糟糕,那就是变得自欺欺人、自我贬抑,还有采用「邪恶三元素」:找借口、强辩与自我合理化。
发现孩子自欺欺人时,第一步要发掘他到底想要隐藏什么,然后帮他导入健康的内在对话,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直觉是孩子与灵魂直接沟通的管道。 破坏孩子对内在声音的信任,等于是为他打开受外界声音指挥的大门。
涉及道德议题时,让孩子依循这句箴言:「如果觉得不对,不要去做。 」错误的道德决定往往伴随不安感,孩子必须学习留心并正视这样的感觉。
形成自我督导态度的核心,有两项相辅相成的关键特质:同理心与善良的自私。
当自我督导的孩子有了很深的同理心,他会考虑别人的不幸,并深入了解别人的处境。 之后,他会基于「善良的自私」做出回应。
为了不让自己痛苦而自我牺牲,是高贵的行为。 为了提升形象而自我牺牲,或出于某种扭曲的责任感而忍受一切,对自己或想帮助的对象,都是件残忍的事。
教导孩子在面对争端时运用「同理心三层次」:快乐、内在力量以及展望,藉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人。
不论在学校、家里或小区,服务的行为都能让孩子了解受苦与同情。
教导孩子问问题,让孩子了解困扰或惹恼他的行为的真正原因。 知道情况,才能产生理解。 产生理解,才能衍生同情。
批评别人的不完美,往往传达给孩子一项讯息:别人的缺点是自找的,而且我们不会有这样的缺点。
尊重孩子,切勿时时监控,或干扰他独处。 ──埃默森
如果得用一句话解释管教的主要目标,那会是:让孩子心甘情愿遵守清楚合理的行为规范。
内在对话能帮助孩子确认,他们遵守某些行为规范,是因为那是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为了避免惩罚。
惩罚是在个人或主观层面上,企图对孩子进行控制。 因为惩罚带有不赞许的意味,这会打击孩子的自我价值,而不是针对他们的行为。
管教是客观、不带贬意的。 它的目的是指引与教导,而非控制。
家长惩罚孩子有时是因为愤怒或沮丧,有时则是因为自己感到有压力,但是这些压力来源却跟孩子没有关系。
管教必须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个人,处分轻重要适当,而且不带负面情绪,必 须引导孩子运用思维能力,让他们可以有意识的衡量、改正,并避免错误。
应当制订并执行的,是能避免孩子对自己、他人与周遭环境造成任何伤害的规则。 除此之外,其他规则都要抛弃,因为它们只会产生和外在影响一样的作用,让孩子受外界指挥。
规则最重要的特质是合理与清楚。 如果孩子不了解或不认同规则的意义与目的,就无法把这些规则纳入思维过程,用以决定自己的行为。
要保持孩子最好的内在特质,父母必须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
要显示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必须先接受两个假设。 第一,孩子的内在灵魂与父母平等。 第二,父母的任务,并不是要迫使孩子成为父母期望的形象。
在教养自我督导的孩子上,一致性的原则很重要。 当父母的教养原则前后不一致,孩子的内在对话也将不一致。
不同的人对亲子教养会有不同的想法。 但家长最好能研拟出一套双方都同意的教养原则。 一致的原则能避免家长破坏或降低另一方的权威,也避免聪明的孩子从中使心机。
父母尽力遵守为孩子设下的规则很重要,因为不这么做,孩子会怀疑这些规则的意义。 不信任感会让孩子衍生受外界指引的想法。
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而不是针对行为做指正,会让他们认为这些错误是自我价值的反映。
有些孩子面对人身攻击会做出反击,并把父母视为坏人。 别的孩子则会误把这些侮辱当做是自己的特质。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做出的选择无法代表他,相反的,他其实是做出那些选择的力量。 他完全有能力改变这股选择力量的方向,能够代表他的身分与自我价值的,是这股有意识地做出决定的驱力,而不是选择的结果。
教养自我督导孩子的关键原则,是永远不要让孩子的行为问题,对父母比对他们重要。 孩子必须永远是自己问题的负责人。 否则,他们就会仰赖外界指引。
让父母身陷其中的事,都有一个共通点:父母比孩子更急着解决他们的问题。
另一个教养常犯的失误,是说得太多。
「不行」「不能」「不准」「停止」等字眼,无法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决定。 家长这么做,因为它简单方便,不需要花心思分析或预测孩子的行为。
降低亲子之间的对立,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正面的环境。 对负面字眼,孩子产生被动反应,对于正面说法,孩子会主动响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