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这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道理了。而在学习上也一样。
今天讲的是学习之前,先弄清楚到底学什么,该不该学。
一
有一天,一个重庆朋友在微信上问我,知道哪些比较好的沟通、表达培训课程,她想为家人报名去学习。
如果你是我,本身跟各大培训机构有很多接触,身边也有不少培训师朋友在教这门课,你会如何回答?
借问培训何处有,立马遥指XXX?
以往我也会直接给答案。不过当天呢,我回复了一个问句:
“假设你家人的沟通能力已经得到你期望的提高了,他可以做什么现在做不到的事?”
不问不打紧,一问她便竹筒倒豆子般合盘托出。
“得到更好的职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现在阻碍他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沟通,我觉得是比较严重的方面。”
“此外,还有缺乏提升自己的动力,这也是比较严重的方面,就是不知道如何解决。”
二
看到这里,你可以从一个细节判断这个朋友的家人问题出在哪里,八成在奋进的心态上,因为是这个朋友,而不是他本人来咨询这件事。
而如果一开始我直接推荐了很好的课程、老师给这个朋友,她的家人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吗?
很难,对吧?没有对症下药嘛。
柯维说,不要爬到了梯子的顶端,才发现搭错了墙头。这样南辕北辙的故事,常见吗?
据我观察,很常见。
很多人热衷于报考各类学习,能力却没有什么提升,其实也许他只需要的是提升学习能力。
在企业,要是出现事故、或员工表现不佳,总会一下子归结原因到培训上,其实也许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还要如何判断到底是不是学习、培训问题呢?
具体涉及到需求分析,就很复杂了,今天不谈。
不过,针对热衷学习、但无成效的朋友,你可以这样简单问他:
1、“你报的课,大部分同学们是否可以实践、出成果?“,如果是,证明知识本身没问题。
2、“你是否多次实践?”,如果是,证明知识不适合他,确实该继续另寻他课学习。如果不是的话,再问
3、“是不会,还是不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学习能力。后者就是心态问题。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应该再去到处求学,而是要去提升学习能力,改善心态。
而这企业里,先问第一个问题,是否大多数员工可以做得到公司要求的动作?如果是,证明公司的要求是合理的。
否则,你让我培训爱岗敬业,非要别人24小时以厂为家,太不合理了。
第二个问题,这个员工曾经、现在做得到公司要求的动作不?如果是,培训工作没问题。
因为培训的1大作用,只能解决传递知识、技能的问题。在同等条件下,将绩优人员(标准)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待提升人员身上。
而他从课堂中,回到工作岗位上,愿不愿意、有没有环境、工具等其他影响绩效的因素,培训肯定就管不了了。那是你领导者、管理者才有权责去解决的范畴,我们最多可以建议,但锅不能我们背。
三
上面说不满足需求的学习是无效的,甚至满足需求的学习也可能是不必要的。
因为学习只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一个工具而已,而很多时候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你现在为了御寒,还会去学习如何打毛衣吗?不需要了,直接买。
要是同样能提升员工绩效产出200块/月,有两种方法,一是涨工资100块/月,二是花200块给员工做培训,那就该选涨工资。(从当下经济价值的目标上思考)
我们学什么,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学习是不是最佳的选择?
这是在学习之前,我们需要注意和询问自己的2个问题。
对了,你现在在学什么呢?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