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过程是生命不断向上成长的过程,直至止于至善。从华严修行的位次看,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位。到了十行位,就是实践了,以十波罗蜜寄十行,第一欢喜行是布施;第二饶益行提的是持戒,现在讲此第二行。
要清楚持戒与饶益之间的关系,一饶益行,就是饶益众生,这个根本定义,是基本上我们应有的一个认知。二饶益,也包括饶益自己,自己也是众生。假如把自己除外,意思就是你是菩萨了。
九法界、等觉菩萨以下,统统可以叫众生。但这个定位,这个讲法是指如来、佛而言。我们是以圆教初住以前所有众生,都叫众生;圆教初住位以上,叫法身大士,有一点区别。
在讲到饶益行的时候,就应该包括自己。第二饶益行,第十二位法身大士,以他的立场来讲,也包括饶益自己。悉达多太子朗然大悟成佛,并没有结束,包括修福报的时候,还要修福报,还要再结善缘,并不是成佛就不要修福报、不要结善缘,这一点大家要留意。
为什么在持戒的时候,我们叫饶益众生?不要把戒当作是一种限制,它不是要束缚,不是要框框你,戒是要帮助我们解脱的。这个基本观点要有,这叫作生命的蓝图。怎么规划,我们自己不知道。盖房子要有一个蓝图;社会运动竞赛,都有规则,才能运行,就是它的戒律。竞赛精彩在于规则执行。
我们在跟自己竞赛,要战胜自己,在跟黑白无常竞赛,就要有一些规范,就是戒律。这种人生的竞赛不但对众生有益,因为你会规范自己,不会伤害众生;也在这个地方,规范自己,饶益自己,这个就出现了。
持戒,要从这个立场看,有些地方不要过分严格的去所谓规范,不要过度严格要求。很多人把戒律讲得太过严格,蚂蚁、蟑螂不能杀,这是慈悲的问题,与杀戒没有关系。杀戒主要指人,对象是人,不能杀人;其他部分看你的慈悲心。
公共卫生,是一个慈悲问题,也要考虑现实社会的生活问题。但你的行为,身口意三业,都有因果,但跟戒律没有关系。从慈悲立场,鼓励吃素,但不要讲“他吃肉就是犯戒。”从广义上讲,饶益众生包括这个部分,可是,跟听不懂的畜生怎么讲佛法?
跟人相处,不起嗔心,就是真慈悲。有的不起嗔心,烦恼心很重,也不慈悲。不要为了利益自己而伤害众生,从现实生活中看自己慈悲的实践,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海云师演行,圆明撮义Ⅲ2-44)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国学深广浩瀚,解码增慧添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