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好,我早就想写写这方面的文章了。人们经过一夜的酣睡,醒来肯定是要做事的。当然,穿衣起床和洗漱,描眉画眼,那都是常规动作,严格意义上来,不能算是做事。
所谓做事,就是对你的学习生活工作具有决定意义的事。如此说来,这做的第一件事就有意思了。有的人可能出去跑操进行晨练,有的人可能溜狗逗鸟,还有的人可能整理花草树木。
我却是每天开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诵读!
前些年好睡懒觉,往往临近上班,才匆匆忙忙洗漱,早饭都吃不成,挟着包去上班,搞得很紧张。后来,受到几次批评后,便痛改前非,定好闹钟早起,进行晨练。效果不错。
不过,在冬天来说,毕竟天太冷,从热烘烘的房里出去,又受不了,起太早天还黑着,便看书,看着看着又睡着了。又误了上班。如是几次,便动开了脑筋,怎样找到一个既能锻炼身体又不致于挨冻的好法子呢?
那年春天去杭州灵隐寺游玩,爬山逛寺。累得气喘吁吁来到僧寮一边,看见和尚们在念经。其中有一位在一颗大树下盘膝而坐,敲着木鱼,声音匀称徐缓,一听就让人瞬间安静下来。
我不由得停止了脚步。犹豫半天,方蹭到他身边。这位师父红光满面,慈眉善目,微闭双眼,宽厚红润的嘴唇不停念经,仔细听,也不知所云。可是,那种气场却是让你不由自主被他所吸引,再也不能拔腿。
我伫立一会儿,他也念完了。抬眼看我,冲我微微一笑,双掌合十说道:”施主有何赐教,贫僧愿意效劳。“我乐了。看他一身的饱满神色,不由地羡慕问道:”大师看来气色真是耀眼夺目啊,真是得道高僧。”
师父微微一笑说道:“出家人六根清净,无欲无贪,又晨钟暮鼓不停念经,自然身体就比凡俗的要好一些。”我问道:“方才听着师父念经,我也没听懂,但那种声音却是让人如处一种澄明之境,有物我两忘的感受。“
他听后又微微一笑,说道:”是呀,这经书,其实,贫僧念着也大部分不懂,但念着念着就感到五根清净,丹田之气上涌,很快血脉舒展,气血通畅,神清气爽。“他摆了摆那几乎快翻料了的经书,说:“这本经书不知念过多少遍了。书虽念旧了,但身体却愈发好了,里面的内容也能倒背如流了。”
辞别这位僧人,我心里一直在想着他说的话以及他那红光满面的神色,心里忽然一动:他念经,我念书,不是一样的效果么?去当和尚,打死我也不干的,毕竟我血气方刚,有七情六欲,但可以把他那执著念经的劲头移植在我身上,发奋念书,不可以既达到享受室内的温暖,又能锻炼身体的目的么?
说干就干,从杭州回来后,选定了书,便开始了“念经”。每天清晨早起,就是打开书本,高声诵读我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记忆和背诵,如是坚持了一个月,效果出奇的好。比在外面跑步晨练还令人惬意。可惜的是,后来生活没有什么目标,最终又沉沦于舒适之中,不了了之了。
也不是完全中止,而是高兴了就念,不高兴了,就不念,时断时续,缺乏连续性。直到来到简书,这种“念经”才重又开始。而且,随着在简书写文的时间延伸,这种晨读愈发显出它的巨大威力:既锻炼了身体,又积累了知识,相得益彰。
诵读于身体来说,就是练气。人的最紧要处,就是气,全身的气血通畅,才是健康的标志。久病之人一看就是一副萎蔫模样,无精打采,气若游丝,根本没有宽洪的丹田之气。
而诵读,通过调节呼吸,强迫气流在肺部循环,打通了气息涩滞,让人精神焕发,气色饱满,丹田之气浑厚,声音洪亮,而且运动嘴唇,也会让其变得润泽,如涂口红。更为重要的是,还扩充了肺活量,清爽了嗓子,高音处高而不尖,低音处宽阔饱满,极富磁性。
诵读文章,那就更有意思了。我们通常指的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文章,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就如灵隐寺那位和尚一样,虽不懂经文,但长此念之诵之,慢慢就领悟了。
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熟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之所以文采斐然,大多是诵读而获。那时,所读的书不多,无是是儒家经典的那几部书,反来复去读,死读活读,自然全部内容都可记住。只要能记住,就可谓下笔如有神了。
周振甫先生中《论诵读》一文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
一.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与文中的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
二.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表达胸中的情意。
三.熟读了字句妥贴的文章,习熟于种种变化的句式和虚词的安排,到写作时,自然不会出现生硬不妥的句子。运用虚词,也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渐渐合乎规则了。
四.熟读了以后,即使自己鉴赏力不够,还看不到文章的好处,只要能诵记不忘,到后来读的文章愈多,阅读能力愈提高,对于以前看不懂的自会懂得了。
简书之后,一直坚持诵读,深深感受到了周先生总结的这四种好处。一句话,那就是特别有助于写文。如果说,以前的诵读是纯粹锻炼身体的话,那么,现在的诵读兼顾着写文,通过大量的写文实践,来理解诵读感受诵读,受益匪浅。
最为明显的是,只要一提起笔,敲起键盘,写着写着那些诵读过的字词与句子,就会自然而然的从手指中敲出,端的是有如神助。尝到了甜头,在晨起时,简单洗漱之后,泡一杯清茶,开始选择最难啃的文章诵读。比如读《红楼梦》。
通常情况下,读这部书是有许多障碍的。因为,它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所以如果按照追求情节来读,那么,很快就让人昏昏欲睡。
可是,如果把着眼点放在对于词汇的积累和写作手法的运用上,那么,就会越读越有味道。而诵读,又加强了对文句的精准性理解和记忆,立即就会兴趣大增。
特别是晨起这段时间,简直是黄金时间,头脑清醒,理解力倍增,平日看着枯燥的字词句式,此刻简直就是金光闪闪,自然而然就会记忆深刻了。
当然,写文累了,或者阅读厌烦了,也可以高声诵读,一是提神,二是将疲倦赶走,使读书或写文得以持续下去。
还是以《红楼梦》为例,诵读时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其一,读准字音,注意停顿。遇读不准的字,百度一下,立明明了。不想当然。分清句读,注意停顿,不读破句,读出作品的原意和感情。遇到不懂的地方,手机查下,并在书上注明就行了,非常方便。我的一本《红楼梦》上面注明的,尽是这些玩艺儿。
其二,抑扬顿挫,读出语气。边读边揣摩作者的意图,体察作品的感情。抑扬顿挫,可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跌宕起伏的情绪。并用心体会,在写文实践中加以运用。
其三,熟读背诵,注意积累。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读书一定要精。不管是精读一整部书或者是精读一部书中的一章一段也好,只要是感兴趣的,对自己写文有帮助的,一定要反复读,用心记,如此循环几次,果然是自动入脑上手。
比如为了恶补心理描写能力的缺失,我选择了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章节来强化记忆。其中有大段的非常美丽而震憾人心的心理描写,让人非常陶醉,非常值得借鉴和用心学习。
一句话,如果胸中不实实在在的装着几部文学名著打好底子,想在写文上更进一步深入,那就是痴心妄想。即使你能一时写出一些文章,却是不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更别提文章的厚度与长度了。
现在,我每天早上闹钟定到凌晨五点半,迅速起床,洗漱,然后一杯清茶,打开书本,开始的一件事,就是诵读。反复读,读反复,抑扬顿挫。口干了,就喝口茶。坐着读累了,就捧着书本,站起,来回踱步读。
一直读到七点四十,方停止。简单收拾下,再开始上班干一天的工作。这一天,整个人就是精神饱满,神气十足,因为,那些诵读过的内容,那些在诵读时修身养性,无形中给自己的健康生活,涂上了一层亮丽的色彩,如朝霞一般熠熠生辉。
早上诵读这么美好,大家一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