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不同商业的形态各异,在不同商业形态中这三件事会有相互的交叉,很多人往往会被职位所带跑。比如,社区类和工具类的运营,看起来都是需要引流,但实际上工作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1.市场
市场最核心的概念是「品牌」。
简单理解,就是在用户心智中讲明白「你是谁」。而由于竞争的加入,这时候还需要解释「有何不同」。
比如,以当年的打车举例,作为后发的神州专车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活下来。而那些同质化的企业在后续都被滴滴合并,而为什么神州专车可以躲过一劫。
因为神州专车在「有何不同」上切入的是「安全」。
听起来非常简单直白和一目了然。但是能做出这样的决策,不跟随市场的领导品牌去做定位是要付出巨大的勇气的。
后来发生的「空姐乘滴滴遇害」的案件,也说明,作为打车这个领域,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刚性需求。当然比起其他的需求,比如能更及时打到车、价格便宜等等,看起来是一个更靠后的需求排序。所以,才提到做出选择更靠后需求为品牌主打,是需要付出巨大勇气的。
而市场所有的手段,其实都是围绕「品牌」的主打点去传播。让目标用户和潜在用户,处于消费场景时,能马上想到你。
比如,神州专车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晚上11点、12点会有一个呼叫车的高峰期。是因为,很多加班的白领,在这时候下班会用神州专车而不是其他竞品。
做品牌和市场,最难的就是坚持。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非常难。
因为对于坐在那个岗位的人来说,你坚持一个定位10年、20年,每年都会有人跟你反馈说,广告打了这么久是不是该换一换新花样了。你每年的年终工作汇报的时候,总不能说,今年投放的广告还是跟去年一样。你看XX传播事件,又搞了新花样,我们是不是也要跟一下,等等。总是有人跟你反馈说,要变一下。当公司的决策者也不理解的时候,往往会倒逼坐在那个岗位的人,去做错误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史玉柱真的是了不起,一个脑白金广告可以坚持20多年。无数人骂、内部也天天反馈没有新花样,但是却能一直坚持下来。
2.运营
运营最核心的概念是「效果」。
简单来说,不管你擅长什么样的导流方式,有无数种吸引关注和流量的方法,只要最终效果不好,就不是好运营。
很多人会想听你讲一些特别炫酷,一招制胜的运营手段。很多运营的文章也特别喜欢起这样的题目,比如,一个活动拉来一千万流量,一篇文章销量过千万等等。但是要记住这不是常态。
运营其实就是听起来像干苦力的,一点也不炫,很多方法好像每个人都知道一些,讲起来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兴奋。
但是,恰恰稳扎稳打,能带来稳定流量的运营才是好运营。而那些令人兴奋的案例,只能算作是甜点。毕竟人不能总是靠甜点活着。
由于面向的渠道对象不同,以及负责的板块不同,又细化出了,比如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等岗位。在不同的细节上打磨和优化。但是运营本身也要服从公司大的战略规划。所传递出来的内容也好、与用户的互动也好,其实都是「品牌」的细节化展示。
这就跟你去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刚开始知道了他名字和擅长的领域,但是还要去看他的行为,观察大量的现象去验证。然后整个认识才会慢慢固化下来。
还是以神州专车为例,为了凸显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司机都是公司统一招聘和管理的,都会要求穿统一着装,以及规范化的动作等等。这样会给客户带来强烈的安全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复用率。
运营由于事务比较杂,能基于公司的业务特点,形成体系化的布局和构建,而不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从这些细微之处,其实可以看到一个公司运营水平的高下。
3.产品
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企业的实物类产品最大的不同,其实就在于运营和产品更岗位的交叉重叠。传统企业运营只要关心流量整个转化路径,到实物产品,就开始没有了基本的监测数据,就容易处于盲打的状态。所以,一般在传统企业市场的地位是要比运营高的。
而互联网的优势在于所有的转化路径,都可以采用数据化的记录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所以,市场和运营起码能平起平坐,当然有些公司,也是运营要比市场地位更高。
而产品最核心是交付长期价值。
无法交付长期价值的产品,运营再厉害,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用黄有璨对产品的定义来说,产品主要是两个部分,业务流程和信息架构。通过这两者的设计来交付用户长期价值。
产品更侧重于挖掘人性中的长期需求,而运营更侧重于挖掘人性中的瞬间需求。在不同的业务组织中,产品和运营的定位也会不同。
比如,像微信这种社交类的app,产品经理会有更高的话语权,导致运营的更像是螺丝钉,权限被压缩。
而比如,像电商类的公司,其运营的话语权其实会更加重要。
其中在业务流程上,很多运营只停留到流量进入到产品中,但实际上一个好的运营能要懂得整个转化流程,才能做出更优化的决策。所以,一些运营高手,往往对于产品理解也会比较深。而且由于运营经常需要跟用户直接打交道,在把握用户的长期和短期需求上会有自己的独到优势。
简单总结一下,这三个看似各自负责的区块和技能完全不同,但其背后是有一条完整的链条串起来的,就是对于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不同用户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以及公司自身商业诉求的博弈,在这些复杂的需求满足过程中,找到合适的节奏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滴滴当时的空姐被害事件出现以后,王慧文评价说对现在的产品经理,已经从当年的从拼技能上升到比拼价值观的阶段了。
丁解牛微信:dingjieniu06 相互交流成长。
最新最全的「区块链报告白皮书」www.ibaogao.to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