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桐城的大名。
桐城派文学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
终于有幸来到桐城。
第一站到达的是六尺巷。该巷因一个礼让的故事得以扬名至今。
故事发生在清康熙年间,一邻里之间。一家背景显赫,是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府邸。另一家,没提及背景,仅说是“吴氏”(猜测是平民)。
吴家建新房,想占用院落之间的公用出入巷子。张家人不同意。由此产生官司纠纷。
张家人写了封信给张英,希望其出面解决。张英见信后,主张礼让,并在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领会其意,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被张家行为感动,也让出三尺。一共六尺。六尺巷由此得名。
景点很像一个公园,满目皆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内有一块石碑,醒目地刻着传说中的那首名诗。
文都桐城漫记六尺巷不长。上午的阳光照射其中,投下院墙的阴影,刚好将巷道分成相等的两半。一半阳光,一半暗影。
游人在阴凉的暗影里穿梭而行,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光影流年”。巷子建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多少风雨春秋,多少人事更迭。“礼让”的精神穿越时空,感化着一代又一代的桐城人,以及慕名而来的异乡游子。
六尺巷旁边另有一巷,巷口门头书写着“文都桐城”,两侧的墙壁上展示的是从古至今出自桐城的文化、政治名人。方苞、刘大櫆、姚鼐、吴承恩、方观成、朱光潜等。
“明末四公子”之一,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其曾祖父是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方学渐;其母亲、姨母、大姑、二姑、堂姑皆是文人,并称为“文坛五姊妹”。其家族可谓文人辈出。
另一景点文庙,建于元朝,已有近七百年历史。
内部供奉着孔子、曾子等人的圣像;还有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塑像,孔子赞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庙院正中间,有一座“状元桥”,登科及第的人方能从此桥通行,入殿祭拜。其他人则需避开桥,从旁边的池塘绕道而行。
一个展示板,专门用来介绍桐城籍的院士。竟然有十五位,孙德和、严耕望、慈云桂、方复、吴杭生等。院士之乡,名不虚传。
文都桐城漫记作为一个县级市,出了这么多名人、院士,在城市面貌上与我们所见到的其他县级市并无什么不同。由此可见,桐城的低调、谦逊之处。
在安静的街道上行走,车辆缓慢通过,行人步态从容,让人心生宁静、祥和之感。
一个五金店的老板,高高挽起裤筒,堵着店门坐在低矮的木凳上,在一个盛满清水的大木盆里刷洗着碗盆。有人打木盆边走过,他抬眼望了一下,继续低头慢慢做自己的事。
一家正在装修的花艺店门口,蹲着一个身穿白色上衣、草绿色短裙的年轻女子,在用一把小刷子蘸着白色的颜料,细细地粉刷着一根枝枝丫丫的枯枝。
路过一家食品店,竟然发现一口老井。石制的类似桶状的围栏高出地面许多。这个位置刚好是街边人行道。一口老井,就这么被宽容地准许——从容不迫地挡在路中间。让人不免惊诧。
文都桐城漫记井口铆着金属的篦子,透过篦子宽宽的缝隙,可以看到幽不见底的井水。
篦子下方的井壁上,长满墨绿色的苔;还有一小簇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在昏暗、阴森的井内,散发出古老而又清新的绿意,正努力地将嫩绿、湿润的身子探起,向着井口方向生长。
我以为老井应该是废弃不用的。没想到回头再次路过,发现井口边有一道新鲜的水痕,从井沿开始,直延伸到地面很远的地方。
用手拉了下篦子,才发现是可以打开的。这让我再次惊诧,城市中居然有人还在沿袭着这种古老的吃水方式吗?
一个街道的转弯处,有一家卖炸串串兼饮品的小食店。要了一杯果汁,就站在那里喝。左侧是一个广场,一些色彩缤纷的花儿在绿丛中怒放,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走。对面是古朴的文庙。
一阵秋风吹过,挟裹着几片黄绿色的梧桐树叶,在街道上翩翩起舞,一股诗意的气息扑面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