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谈关于春节过年年味浓不浓的话题。其实这个话题在春节期间谈更应景。只是当时脑子里想到了,却一时忙碌,话题岔开,没及时写下一文,拖来拖去,就拖到了现在三月份了。
年味的愈来愈淡,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得越来越快我们这个年纪(七零后),是能够体会到以前比现在年味更浓的感觉的。小时候过年,几个伯伯,姑妈,兄弟姐妹从外地赶回老家过年。那种热闹现在是少见了。那时候过年,身上穿上平时难有的一件新衣服,手里捏着几块压岁钱,又能跟着四处玩,吃的饭菜都要比平时好,还有爆竹烟花,欢呼笑闹。那种过年的快乐,在大家族里大人小孩共欢庆的气氛里,在眼巴巴盼了一年的预期里,被放大了好多倍。这种氛围,这种欢乐,在那时物质、精神生活极为贫乏的岁月,是如此宝贵,如此难得。新年一过,需要至少再等一年,这种欢乐才能重来。你说年味能不浓么?
盘点一下,这样浓的年味主要组成要素是什么?一是饭桌上的菜比平时“客气”一点了。平时吃不大到的鱼和肉,这时会有一些,满足了人们你长久以来对“开荤”的渴望。而且还不是只能吃到一顿,可以吃好几天。二是,糖果零食等副食品的享用量大于平时。这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好东西。三是,穿新衣服。因为物质贫乏,之前穿的都是旧衣,甚或上面还打一点补丁。艰苦朴素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但春节里,我们是有充足的理由穿新衣服、新裤子的。这叫新年新气象。这种外在形象上的改变,也会让我们内在的那种爱美之心,得到了美好地满足。四是,一大家子人们在年末相聚的时候,对春节气氛有更好的带动渲染作用,过年的快乐会呈倍数放大。五是,压岁钱。平时身边几乎是没有或者很少零花钱的。没有钱就少了很多念想,但有了钱,心里不知会生出多少购物的希望和幻想,这种希望或幻想很美好。尽管这一点点的压岁钱很多时候还要被大人限制性消费。六是,烟花爆竹。一年到头,就等着这个时节去赏那绚丽的火花或者虽然吵闹、却让人极为兴奋的爆竹声。七是,在春节里,父母也会对自己更“好”一点。平时动辄呵斥的,在春节里都会收敛、缓和很多。和气生财么。春节里不兴发火的。孩子们更欢乐了。
然而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很多我们以前汲汲于追求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心态也跟着变了。上述分析的以往春节年味的构成因素,大部分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的问题不是年末能吃多少鱼肉的问题,而是平时吃的太多,很多人在考虑如何节食减肥了。糖果零食也是如此。吃太多不好,当心龋齿,注意血糖哦。至于新衣服、新裤子更是不在话下。出门购物、网店浏览随时随地,几乎是三天两头收包裹快递。还有一点,计划生育政策执行那么多年,人口结构已然改变。年末家庭团聚,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大群团聚了。虽说现在春运期间,火车票难买依然是一个问题。但一些新现象也在出现。以前,父母生有多个孩子,每至年末,大家从天南海北或者工作各地赶回,济济一堂。父母在,家在。现在,却有不少父母随子女入城,平时帮子女打理家务或带孩子,过年时也往往在城市里和子女一块儿过了。这种现象虽然只是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但极有可能是以后的趋势。在大城市化的背景下,一些传统在悄然改变。至于压岁钱,虽说现在过年大家给孩子的压岁钱比以前多了,孩子们固然高兴,但其实孩子们平时基本也不算太缺,孩子们要买个什么东西,只要在理,家长基本也都会给的。哪里像以前,家长就算想给,也实在是给不出啊。至于烟花爆竹,你懂得,为了安全、环保,在大城市基本上是禁放的。现在要“文明过年”了。春节里父母对孩子相对宽松这一点,倒还基本上一以贯之。比如对孩子手里电子产品、各种游戏的管制,可能会松一阵。
如此看来,构成以往浓浓年味的大部分因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按以前那种物质标准算过年的话,那现在基本上是三天两头在过年了,难怪年味也淡了。
年味如此之淡,其实倒是说明社会进步了。
因为人们不再处于一个物质极为贫乏的时代,现在的生活,新鲜多样,充满选择。物质的丰富,导致我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上的不断追求。我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我们不仅要穿新衣服,还要穿出我们的风貌,穿出我们的个性;我们过春节不仅可以回乡,也可以进城。只要条件允许,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进城过年(因为那个故乡,其实是越来越回不去了——这又是一个话题,改日再写一文);在烟花爆竹和安全环保之间,可能更多的人会理性地选择后者,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们的进步。
以前我们对过年的期望其实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我们现在也从未停止过这种追求。以前的很多追求现在早已实现,但现在我们又有了新的追求。
所以,年味的愈来愈淡,说明这个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所以,不必感慨年味变淡。我们三天两头过着以前一年盼到头才能盼到的好生活,这不是一种进步么?
时代的列车呼啸而过,我们要考虑的早已不是如何把年过得怎么样,如何更有年味,而是如何把我们每一个日子过得更精彩,每一个瞬间过得更有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