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体验过失败吗?考试失败、工作失败、爱情失败、沟通失败、项目失败,又或是决策失败。失败的感觉怎么样?惶恐、紧张、愤怒、自责、绝望,还是满是羞耻,想要逃避。更有甚者,失败往往还伴随着旁人的冷眼与嘲笑。
痛苦、煎熬,我们厌恶失败,不断向成功者寻求着成功“锦囊”,试图通过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来走捷径,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模仿文化由来已久,也许我们曾经看到过个别的“复制”成功,却不知在“幸存者偏差”背后又有着多少的“复制”失败。不仅如此,模仿成功模式还会让我们畏首畏尾,不敢做出太大的改变。到头来,一时的顺利最终也会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失败。
我们不断经历失败,但其实我们并不懂失败。畑村洋太郎教授为此系统的对“失败现象”进行了研究,并著成了《失败学》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谈论了失败的定义、失败的种类、失败的原因、失败信息如何描述与传达、失败与理解的关系、失败与创造的关系、建立活用失败的体系等内容。可以说,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正确看待“失败”,打破对“失败”偏见与恐惧的书籍。
失败的十大原因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作者结合自己的设计领域经历,将导致失败的原因分为以下十个类别,它们分别是无知、不注意、不遵守流程、判断失误、调查研讨不足、制约条件的变化、规划不善、价值观错误、组织运营不善和“未知”。
让我们简单的对上述原因做个解释。
无知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差距超乎人们的想象。试想一个生活在富裕地区、接受最优质教育的学生,和一个生活在贫困地区、连书籍都买不起的学生,谁更容易在未来遭遇失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慢慢减弱,信息可以得到轻易传播。但随着优质圈子、优质社群的出现,高质量信息只在内部得以共享,由于缺乏信息和无知导致的失败永远不会消失。
不注意
人类由于身体过度劳累,又或是心情焦躁不安,都能够造成注意力的缺失,进而因怠慢疏忽导致失败。疲劳驾驶就是最典型的失败案例。
不遵守流程
由于自视过高,无视流程的擅自行动,往往会导致失败,在集体行动中尤为明显。
判断失误
认知心理学对于“决策与判断”有着详细的分析。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我们的注意力有限、我们的时间有限,这都是导致判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
调查、研讨不足
这种现象常见于企业,由于缺少调查,又或是缺乏团队人员之间的相互探讨,从而导致失败。
最后五点的失败原因通常发生在更为复杂的行政机关、庞大企业、大型组织团体等领域,失败原因涉及到管理、组织、价值观等方面,与个人无关,在这里就不再详叙。
真正的理解诞生于失败经历
在《失败学》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体感学习”这一概念,“体感学习”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与“求解学习”作为区分。
何为“求解学习”,通常我们通过背诵、计算、理解概念等方式的学习被称之为求解学习。这往往与考试相关,获得的是表面知识。还有另外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强调纸上谈兵,而更注重于通过切身体验来获得知识,也就是作者说的“体感学习”。比如,我们需要使用工具对器械进行拆装、组合的经验,才能更好的理解工程学是怎么回事。
体感学习并不仅仅只出现在工程学,事实上它的适用范围很广。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工作经验,就是通过“体感学习”来获得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率的进行“体感学习”,从而达到更深刻的理解呢?作者给出了两个建议:迅速采取行动和假想失败体验。
迅速采取行动
对于先学习知识,还是先采取行动,作者建议一切以行动为先。不仅如此,作者甚至还鼓励所有人勇于接受即将面临的第一次失败和随之而来的痛苦、难过、后悔等情绪。
在作者看来,这些情绪不仅无害,甚至还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这是因为,失败的体验植入失败者的内心瞬间,往往会获得一种接受新知识的资质,从而在以后的知识吸收层面带来飞速的增长。
举个例子:假如你购买了一个“魔方”玩具,通过迅速打乱后尝试复原,在一次次失败与沮丧过后,再进行学习正确方法,要比最初就学习魔方的正确复原方法,理解程度要深刻的多,从中得到的乐趣也会更多。
假想失败体验
除了通过自己的失败经历进行学习,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那就是通过想象力把自己带入到别人的失败经历中,作者称之为“假想失败体验”。
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是那些最聪明、最成功的人。我们总是在高估自己,从而看低别人。因此,作者更加强调我们应该从他人的失败经历中进行学习,通过把自己带入场景的方式,来获得现场氛围和体会当事人的痛苦,从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失败孕育创造
企业家伊隆·马斯克说:“假如你从未失败,只因为你不够创新。”
在《失败学》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创造中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很多人非常迷恋逻辑思维,认为在创造过程中可以通过逻辑思考完成全部流程,但真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作者指出:在创造时,通常情况是先提出课题,然后想出要达到的目标,接着梳理逻辑思维作为补充。之所以会有纯粹通过逻辑思考完成创造的误解,那是因为我们在向他人阐述我们的思考流程时,必须用到更为条理的逻辑方式,而我们误把它当作了我们在创造时的思考方式。
更进一步,作者详细说明了他研究得到的创造过程。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结论竟然得到了脑科学家松本元先生的认可,因为它与脑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近乎相同。
在作者看来,我们在创造时会用到知识、直觉、自身失败体验得出的经验三大“思想种子”。然后这些“思想种子”会经过我们的习惯与好恶进行筛选、过滤,坐落在类似“思维平面”的场所,而思考与创造过程就从此刻开始。
彼此独立的“思想种子”会被我们用各种方式与“思想起点”、“思想终点”相互连接,建立各式各样的假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在尝试中试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失败”。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假说证明”,才能找到应该舍弃的连接与正确的连接。这也就是说,在创造的过程中无可避免要遭遇失败。
结语
失败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唯恐避之不及。更精确的说,失败也可以划分为“好的失败”与“坏的失败”,“低风险的失败”与“高风险的失败”。在所有人都急于复制成功的年代,我们恰恰应该选择去认识失败。
要知道:不懂失败,你如何成功。
网友评论